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76篇
综合类   1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结合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规范中关于常温施工式填缝料低温性能评价方法的不足.补充了用于评定填缝料与水泥混凝土粘结性能的低温拉伸试验.并结合-10℃的弹性试验,通过对7种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室内研究,建立了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低温性能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指标要求。采用此评价体系和指标对7种填缝料进行了综合评定和分级.结果与实际工程的使用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基于11组不同走向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试验数据,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随级配曲线走向改变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级配变化的敏感程度.随着细集料由偏细的上限级配变化到偏粗的下限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逐渐变大;粗集料采用中间级配时空隙率最小,采用上限级配时空隙率最大.秩和检验表明:粗、细集料及4.75mm通过率的变化均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产生影响.其中,细集料级配的变化是导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变化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不同抗紫外老化措施的效果,本文对几种沥青紫外老化改善措施进行了性能试验。通过不同措施的路用性能比较和验证,发现基质沥青添加改性剂后抗紫外老化能力有明显提高;添加改性剂SBR的抗紫外老化效果优于添加SBS改性剂的;紫外吸收剂、抗氧化剂及光稳定剂等添加到沥青中,改善后的沥青均具有一定的抗紫外老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光稳定剂与SBR改性沥青联合使用时,抗紫外能力优于其它抗老化剂与改性剂联用,具有更好的抗紫外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评价集料表面纹理粗糙程度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轮廓仪直接测量了9种不同集料的表面纹理轮廓曲线,通过轮廓滤波方法将其划分为宏观纹理和微观纹理,并应用几何统计方法,以算术平均偏差、算术平均波长和轮廓偏斜度为评价指标,对其表面纹理粗糙度进行了定量评定.分析结果表明:算术平均偏差最适宜用来描述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程度,算术平均偏差越大,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度越大;波长2 mm为集料表面宏观纹理和微观纹理的界限值;根据算术平均偏差,集料表面纹理粗糙度可以划分为4级.  相似文献   
15.
粗集料表面纹理的分形评定及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轮廓仪测量了7种不同粗集料的表面纹理曲线,应用结构函数法分析了粗集料表面纹理的分形特性,采用特征粗糙度综合表征了粗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度、形状和坡度特性,并考察了特征粗糙度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粗集料表面纹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分形特性,其特征粗糙度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随粗集料表面纹理特征粗糙度的增加,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抗水损害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沥青结合料性质对富沥青、砂粒式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沥青性质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6种不同沥青进行结合料老化前后的性能试验。在级配固定、沥青用量相同、体积参数一致的条件下,对6种沥青对应的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低温性能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性质对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抵抗低温开裂能力存在显著影响,沥青不同,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相差10-400倍,低温极限弯曲破坏应变相差3-6倍;此外,与老化后沥青相比,未老化的原样沥青结合料性质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其中原样沥青60℃粘度、软化点及针入度等指标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疲劳性能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建议作为选择应力吸收层所用优质沥青的关键指标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由于车辙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服务质量.因此,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极为迫切的问题.从层间连接、上面层空隙率、上面层级配、各面层密度等方面分析了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形成机理和产生车辙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供工程实践选用.  相似文献   
18.
董雨明  谭忆秋 《公路》2015,(2):160-164
针对5种国产硬质沥青全面开展了其高温性能的研究,通过传统现象学试验指标软化点、动力黏度首先进行表征,然后采用美国SHRP计划提出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评价了国产硬质沥青在52℃~76℃条件下的车辙因子,研究结果均发现硬质沥青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剪切重复蠕变试验着重进行硬质沥青高温蠕变及其回复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硬质沥青不可回复蠕变柔量Jnr较低,充分说明国产硬质沥青具有显著的高温路用性能。回归分析发现,硬质沥青软化点与Jn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多种方法证实了硬质沥青优异的高温性能,硬质沥青对于解决我国频现的路面车辙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拟沥青路面温度裂缝产生原理,自行研发了沥青混合料低温冻断试验设备,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应用位移实时补偿系统和耐低温高精度传感器,开发试件对心装置,采用不同的试件安放方式,这些措施使得该设备具有试验精度高、试验结果准确等特点.该设备可以完成沥青混合料温度应力试验、应力松弛试验、直接拉伸试验和收缩系数试验.利用该设...  相似文献   
20.
王黎明  谭忆秋  姜利 《中外公路》2011,31(6):257-260
研究了如何准确回收旧路面沥青以及基于再生沥青耐老化性能的再生剂评估方法.提出首先用慢速滤纸的直接减压过滤以彻底去除矿粉,然后采用先浓缩再用阿布森法分离溶剂的路面旧沥青回收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通过延迟老化试验对再生沥青进行了老化后性能对比,进而评价掺不同再生剂对再生沥青的耐老化影响.认为再生沥青耐老化性能应作为再生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