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分析建筑普通监测标志的缺陷及高速铁路CPⅢ测量标志的特点,提出了将CPⅢ测量标志与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短视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相融合,应用于建筑变形监测的方法,解决了基础沉降监测点遇障碍物无法立尺、观测视线过高无法观测等特殊情况,可提高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监测的精度与测量效率,实现了几何水准测量与精密三角高程联合作业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安徽省委和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山区公路建设,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三年中,各山区县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修筑了公路六百多公里。1979年全省山区公路会议以后,山区人民利用农闲,艰苦奋战,建成公路近四百公里,沟通了26个公社。1979年底,全省十九个山区县的665个公社中,已有520个通了汽车,其中泾县、青阳、石台和旌德四  相似文献   
73.
中国中铁探索构建以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组成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提升供应链运营水平,打造建筑业供应链生态圈,从高效、安全、绿色与智能四个维度赋能我国建筑业发展。中国中铁通过集采战略有效促进了建筑企业降本增效,通过资金资源保障与风控体系保证了建筑业供应链安全,通过供应链信息化协同管理加快建筑业供应链绿色化发展,基于平台化、数字化的建设推动建筑业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74.
为更好地进行铁路机务设备工作状态管理,降低维修成本,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设备健康管理(EHM,Equipment Health Management)理念的铁路机务设备大数据健康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自回归(AR,Autoregressive)模型、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模型,实现了铁路机务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健康趋势预测分析(准确率到达96.2%)、故障预测分析(准确率到达99.08%)、风险评估预警等功能。系统的运用有效的降低铁路机务设备维修成本,为铁路机务设备的信息化健康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5.
昆明枢纽沿线软土发育范围广、深度大、成分复杂,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枢纽扩能改造工程下穿通道基坑多毗邻既有铁路、军事管制区、市政道路及高层建筑物等,变形控制要求高、难度大.复杂敏感环境下软土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及变形控制成为扩能改造工程的设计难点.本文在搜集、分析昆明地区既有基坑工程案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归纳...  相似文献   
76.
在前方道路突然出现障碍物的危急情况中,车辆采用自动紧急转向来避障,由于情况紧急,车辆在转向过程中仍可能与其他道路参与者发生碰撞事故.当车辆采用自动紧急转向避让道路前方路口突然闯入的车辆时,与对向来车发生斜角碰撞,由此,对该特定场景的转向-碰撞全过程进行一体化仿真,分析乘员在转向阶段因车辆横摆和侧倾运动引起的离位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77.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提高,重庆主城区主要干线及部分支线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致使道路服务水平严重降低。在主城区现有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提升现有体系的设想,提出适合重庆的"1个总体目标,3个中心,3个落脚点"的智能交通发展模式,旨在建立以"主城不塞车"为目标的智能交通体系,并建立交通信息采集和数据服务、交通信息发布、交通管理决策支持3个中心。  相似文献   
78.
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概述。对常用的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出5类信息融合技术,即神经网络类、Bayes融合类、推理融合类、空间融合类、自适应滤波类等。依据5种不同的交通应用场景,即信息检测与采集、交通流分析、分类识别、诱导控制和定位导航,对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并指出随着交通应用场景的不同,融合技巧和算法也会随之不同。  相似文献   
79.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过高引起的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轨旁设备打火、杂散电流泄漏量增大等现象严重,对乘客人身安全及线路杂散电流水平有较大影响,而针对多列车动态运行过程汇总再生制动能量穿越时钢轨电位分布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态运行过程中钢轨电位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建立系统供电-回流-列车全模型下钢轨电位动态分布模型.分析了多区间多列车并列动态运行情况下再生制动列车回馈至牵引网功率被其他供电区间列车利用情况下钢轨电位的变化情况.研究分析表明,系统多列车动态运行时,再生制动能量穿越情况对钢轨电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0.
文章结合秦岭特长隧道洞内精密导线的施测实践,探索了地下工程高等级导线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操作方法及实施技术等问题.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科学可行的,保证了隧道贯通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