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64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4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提出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辆火情监控预警系统,在无需新增专用传感执行器及控制终端的前提下,以车联网主机为火情判断、控制主体,车辆已搭载系统中各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为火情监控预警系统感知、执行机构,通过对车辆温度场、空气质量、电流值、燃油量等数据流进行监控,比对各系统故障码,实现汽油车辆、电动车辆火情判定、预警,协助乘客开展自救,并同步将火情信息通过车联网上传后台服务器由汽车生产企业开展火情处置。  相似文献   
202.
203.
山海关港泥沙淤积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现场测验资料,分析了山海关港的自然条件、泥沙来源、动力因素及泥沙运动趋势,计算了沿岸输沙量、港池及航道的回淤情况,对大风浪天航道的淤积情况也做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港回淤问题轻微,对建港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04.
本文通过山海关和芷锚湾两地实测波浪资料的分析对比,指出了山海关短期所测资料是可信的.分析了两地测波资料的差异和原因.并找出了相关关系,为利用芷锚湾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求山海关波要素.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5.
针对目前在实际车型气动减阻中常用的局部改型优化法所存在的盲目性和低效率,提出一种针对整体气动布局的优化改型方法:首先抽取出原始车型的基本气动造型,对其进行全局变形,并结合流场仿真改善其气动特性,全局变形确定后将非气动造型细节还原到基本造型上以完成气动减阻的优化过程.最后以国产某轿车的减阻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6.
探讨了一种结合CAD、CFD软件和近似模型的集装箱半挂车导流罩形状优化方法.为了减少集装箱半挂车的燃油消耗量,以最高车速30m/s行驶下集装箱半挂车的阻力系数最小为目标,以描述导流罩形状的4个参数height、length、radius和stretch为设计变量,对导流罩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近似模型方法能很好地取代实际的仿真过程进行优化,导流罩优化后集装箱半挂车的阻力系数降低了9.73%.  相似文献   
207.
基于刚柔耦合的盘式制动器振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摩擦特征和模态耦合,建立了基于刚柔耦合的矿用自卸车盘式制动器模型,以对其振动进行仿真分析.首次通过直接设置柔性体问的接触,模拟制动器典型制动工况.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部件间摩擦因数、部件阻尼对盘式制动器的振动有很大影响;合适的部件阻尼可有效提高制动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8.
仇健  谷正气  王师  张清林  胡彭俊  张海峰 《汽车工程》2011,33(2):118-121,147
为了研究队列行驶时不同的车间距对领航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分别测量了队列行驶工况下领航车辆和领航车辆单独行驶时的阻力系数.又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以上工况中领航车辆尾部纵对称面内的流场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间距的缩短,领航车辆阻力值降低,降幅最大达41.66%,并且尾部流场的涡的拖曳距离、扩...  相似文献   
209.
割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人工构造物,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受力最为薄弱的地方。通过对割缝尖端及其扩展后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分析表明,在10℃的均匀降温条件下,面板将沿着割缝断裂,断裂后的面板将引起基层的断裂或者面层和基层之间界面的分离,破坏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支撑结构的整体性,使水泥混凝土面板处于非均匀多点弹性支撑。车辆荷载引起的割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虽然不如均匀降温大,但是车辆荷载是多频次的瞬时动态荷载,也可引起割缝疲劳开裂。割缝的扩展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断裂和界面分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10.
按照现有技术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将会形成过渡层,路面沿过渡层的分离破坏将显著影响路面的层间支承状况,对路面的影响巨大。本文分析了过渡层形成的原因并考证了其存在,分析了过渡层的力学性质及其层间界面的联结情况和过渡层的破坏特征。从过渡层形成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对实际路面取芯表明,过渡层的形成的粘接界面以强联结为特征,过渡层的联结破坏导致的面层与基层的相互分离是路面的实际层间状态。水泥混凝土面板不再与基层保持紧密、无间隙的光滑接触状态,基层与不再连续、完好,面层底部和基层顶部存在诸多缺陷。这些对认识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层间分离导致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