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62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4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焊层空洞是造成IGBT模块散热不良和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考虑芯片场环区的影响,建立了IGBT模块封装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焊层厚度、焊层空洞率和空洞位置对模块最高结温与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探讨了焊层空洞对模块瞬态热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2.
介绍了利用空气制动T车优先控制方式,以减轻M车的踏面制动负担、减少车轮踏面下凹磨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未来交通安全管理的价值理念、主要制度和基本原则,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制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将会开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和新纪元。  相似文献   
224.
本文根据交通部新型豪华客运汽车-JT6120型大客车的均匀流缩尺模拟试验的结果,重点研究大客车的整体造型以及局部造型对气动阻力及各气动特性的影响;同时,探讨大客车表面压强分布的特有规律;提出大客车总体造型和布置以及减阻措施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25.
对某SUV车建立了刚柔耦合整车系统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稳态转向特性仿真分析,发现该车具有先不足转向后过多转向的问题,并且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n偏小.通过对悬架刚度、稳定杆刚度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该车的过多转向问题,使之具有了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并且使an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及试验验证,说明优化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226.
路基工程的项目较多,如土方、石方及圬工砌体等,在施工方法与技术操作方面各具特点,以土质路基施工为主,阐明路基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及施工组织管理等。介绍了路基施工的重要性、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以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27.
分别采用一维、三维和一维/三维联合仿真工具,分析了某款新轿车的冷却系统性能,结果显示一维/三维联合仿真在汽车热管理分析中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装导流板和改进保险杠后方结构来改善进气效率的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散热器冷却空气流量提高了4.2%,发动机出水温度降低了6.1℃,从而改善了汽车冷却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28.
针对大学生就业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信息共享平台,重构就业平台,充分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方资源,为企业和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打破企业与学生信息不对称问题。文章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就业问题,阐述了搭建新文科创新就业实践平台的必要性和搭建策略,提出了创新就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方案,以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积极探索创新就业实践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29.
将BP神经网络作为识别路面不平度的工具,确定了用于识别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前后轮路面不平度滤波白噪声模型和汽车平顺性4 自由度平面模型,通过仿真获得车辆响应和前后轮路面不平度,作为BP 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采用3 层BP 神经网络识别路面不平度,先后构造了44 种车辆响应输入方案进行训练和测试,通过评价指标选出最优输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辆行驶的常用路面和车速条件下,识别前后轮路面不平度的最优输入方案由车轮垂直加速度、车轮垂直位移和悬架动挠度组成。  相似文献   
230.
文章介绍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材料性能,提出了由PET面层、水泥稳定垫层和加强土基组成的道路结构,并利用BISAR与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PET用于道路面层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