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360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何茂周 《隧道建设》2015,35(10):1053-1059
针对复杂环境下新旧车站接驳部位连续墙和结构侧墙进行拆除具有技术环保要求高和安全风险大等特点,通过对人工凿除、机械破除、浅孔微差爆破、静力爆破及金刚石静力切割施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取金刚石绳锯与金刚石水钻相结合的静力切割技术;并以深圳地铁新建9号线接驳运营2号线车站工程为例,对金刚石绳锯切割施工方案及运营线路与新建结构的保护进行详细说明,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深圳地铁9号线车站接驳工程施工中大体量混凝土结构的拆除工作。  相似文献   
482.
杨延栋  陈馈  张兵  郭璐 《隧道建设》2015,35(12):1356-1360
为了准确预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长距离掘进硬岩地层的滚刀更换与使用量,量化滚刀检修、更换的时间与费用,从滚刀磨损宏观能量转换入手,基于能量磨损理论,通过分析摩擦功与磨损体积之间的关系,建立滚刀宏观能量理论的磨损量预测模型;从滚刀磨损的微观磨损机制入手,基于磨粒磨损机制,通过分析微观磨粒犁沟与滚刀宏观磨损量的关系,建立滚刀微观磨损机制的磨损量预测模型。通过某引水隧洞工程的现场磨损数据与掘进参数对2种预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种预测模型对滚刀磨损量的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需通过实验方法建立关键参数的选取准则。  相似文献   
483.
谷运飞  陈熙  王亮  李小灵 《上海造船》2015,(2):62-67,73
大型LNG运输船是当今世界船舶建造业中最具难度的船舶产品之一,其建造难度大部分集中在货物围护系统上。通过阐述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全球首个MarkⅢFlex薄膜型LNG围护系统模拟舱的过程,包括安装工艺,设备工装、绝热材料安装工艺流程,以及次屏壁胶合粘贴及主屏壁波纹板的焊接等关键技术要点,并从技术上对MarkⅢFlex型货物围护系统的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模拟舱的建造通过了GTT技术专利公司及各主要船级社的认证。  相似文献   
484.
利用发动机ECU的自诊断功能,对皇冠(Crown)轿车2JZ-CE型发动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电路故障进行白诊断和人工诊断,在试验模式下进行路试检查,根据故障代码,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最终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485.
对聚合物骨架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开展车辙影响对比研究。分别对两种不同力学性能的路面材料进行室内车辙板和大型环道加速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骨架混凝土较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车辙能力。对上述环道车辙试验进行有限元验证,结果表明:聚合物骨架混凝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路面材料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几乎不产生车辙;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或重载交通条件下,车辙深度超过20mm,高温和重载对沥青混凝土车辙影响较大,交通对车辙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86.
尹蓉蓉  刘宇  吴庆 《隧道建设》2018,38(2):183-190
为揭示地下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劣化规律,针对地下结构中高性能混凝土所处环境特点,通过试验模拟“渗流-应力场”及硫酸盐、氯盐的共同作用,检测腐蚀后混凝土的承载力并分析腐蚀后混凝土中的腐蚀产物。结果表明: 1)荷载单独变化时,荷载越大混凝土腐蚀越明显; 2)水压单独变化时,水头差越大混凝土腐蚀程度越严重; 3)水头差对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要高于荷载,但荷载和水头差越大,两者差距将逐渐缩小; 4)荷载和水头差同时作用下的混凝土受侵蚀情况更加严重,两者共同作用比单一因素作用后混凝土承载力减少更多。微观测试和分析表明,荷载和水头差作用会加快混凝土内腐蚀产物的生成,水头差对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要略高于荷载,与混凝土强度测试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87.
李奎  刘凯 《隧道建设》2018,38(11):1910-1918
为解决GZ隧道洞口段道床隆起引起列车限速运行的问题,采用人工测量及补勘等手段,探索道床隆起病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采用人工及自动测量方法监测道床隆起整治前后的道床变形,以分析评价道床隆起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 1)洞口段位处浅埋、偏压和基底承载力不均的组合工况中是道床隆起的主要外因,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偏压调整不充分,偏压力对隧底结构的挤压造成道床横断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 2)针对明洞段地基不均和隧道洞口浅埋且地形偏压等主要因素,提出道床隆起整治采用明洞耳墙底注浆、洞外锚固桩、道床锚杆等加固措施; 3)自动监测成果表明,整治前K1966+310.0~+322.5段测点L6~L8、L10、L11的上拱速率为1.38~3.70 mm/月,整治后2018年2月15日-9月7日测点L6~L8、L10的上拱速率为0.53~0.69 mm/月,上拱速率减小了56.6%~85.1%,2018年5月13日-9月7日测点L11未继续上拱; 4)人工监测成果表明,2018年3月22日-9月7日,除了K1966+320.0测点B2和K1966+325.0测点B2明显隆起外,K1966+300~+340段各测点上拱缓慢,且部分测点有小量值沉降; 5)据目前监测成果,初步分析认为本段道床隆起整治目标未完全实现,道床变形监测仍在继续,应继续进行整治效果监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488.
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结构和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与维护是否得当.文中对蓄电池的储存、正确使用和维护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89.
针对城市道路网日益复杂的现状,提出了利用三维视景仿真建模软件MultiGenCreator,三维实时仿真软件MultiGen Vega对立交桥进行三维虚拟场景实时仿真。论述了场景建模和场景漫游的关键技术,并在VC 6.0的环境下将仿真结果生成脱离该软件环境的可执行文件。  相似文献   
490.
杨世武  皮圣  苏辉  马兆飞 《隧道建设》2017,37(12):1571-1577
浅覆新黄土隧道洞口地段一般采用CD法、CRD法等分部开挖法施工,存在临时支护拆除量大、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不便开展作业、施工工效较低等问题。依托蒙华铁路黄土隧道工程,提出以微台阶开挖、湿喷机械手快速支护、仰拱快速封闭成环为核心的快挖快支快成环微台阶法修建技术,并以蒙华铁路张裕2#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微台阶法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围岩塑性区、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及安全系数等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对蒙华铁路全线新黄土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数据、资源投入和施工进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浅覆新黄土隧道采用微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变形收敛小,便于大型机械作业,综合施工进度达到45~67.5 m/月,能极大地提高施工工效,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