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205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苏辉 《隧道建设》2017,37(Z2):192-197
为确保黄土隧道施工安全,初期支护结构尽快封闭成环,解决隧底仰拱及填充施工质量通病,利用黄土隧道开挖非爆破作业的特点,在黄土隧道施工中利用长大仰拱栈桥。通过在长仰拱栈桥上配置仰拱模板和混凝土捣固整平装置,有效减少了仰拱立模时间,提高了仰拱混凝土振捣质量。该工装能保证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开挖及二次衬砌作业有序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工效,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2.
将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破岩技术应用于硬岩掘进机(TBM)上,有望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高强度岩石时,传统滚刀破岩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但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破岩受多种因素影响,系统复杂,在TBM破岩掘进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基于此,利用高压水、砂破岩试验装置,开展了固定状态下喷头定时、移动状态下喷头定速的对比试验,研究不同静水压、射距、喷嘴的运动状态对磨料平均消耗量以及破岩坑槽深度和宽度的影响,针对破岩宽度效果,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移动状态、射距、静水压;针对破岩深度,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移动状态、静水压、射距。通过探究前混合磨料水射流技术的破岩最佳参数,为TBM的新型破岩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针对现有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两级刀盘出渣缺乏合理的结构方案和优化设计方法,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构建数值模型模拟TBM两级刀盘出渣过程,并进行出渣缩比试验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出渣口排布与尺寸、螺旋形式与螺距、一/二级刀盘直径比、刀盘转速等因素对出渣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螺旋式结构是TBM两级刀盘有效的出渣结构方案;各因素对两级刀盘综合出渣性能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盘转速>一级刀盘背部出渣口长度>后螺旋螺距。对于掘进直径为8 m的两级螺旋式刀盘,建议其最优结构形式和参数为:面、背部出渣口同位且有前后螺旋,后螺旋螺距0.85 m,一级刀盘背部出渣口长0.9 m,一/二级刀盘直径比不大于0.55,刀盘转速不大于6 r/min。  相似文献   
64.
吴颖宁 《隧道建设》2015,35(7):727-732
北京地铁2号线鼓楼大街站西北出入口通道与污水管线位置冲突,导致已完成的明挖结构需进行下沉改造。采用桩间止水帷幕及基底加固等措施,解决了富水条件下出入口明挖段加深改造围护桩嵌固深度不够的问题,确保了改造时基坑的安全; 通过防水方案优化及接缝处理等措施,解决了新旧防水结合的问题,实现了新旧结构的良好过渡,确保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5.
深圳地铁7号线盾构区间在YDK14+180~+280段进行近接桩基施工中,为了严格控制施工对近接桩基的扰动,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掘进姿态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对近接桩基的影响。指出:1)盾构掘进姿态是施工过程中对近接结构物影响十分显著的因素,施工时应加以严格控制;2)在盾构蛇行推进过程中,随桩基与掌子面距离的减小和盾构蛇行偏角的加大,盾构施工掘进对桩基的影响程度在加大;3)在盾构刀盘推进至距离桩基间距为2.0D时,应严格控制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掘进姿态,特别需要控制盾构的左右偏离。  相似文献   
66.
针对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工法适用性问题,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陕西境内秦东、潼洛川和高桥等隧道,开展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CRD、双侧壁导坑、CD、留核心土台阶法及双层支护台阶法5种试验工法的试验,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及数据分析,研究不同试验工法下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征。总结其变形特征为垂直位移显著,变形受封闭距离与支护刚度影响明显;分析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受力特征分析显示型钢受压明显而锚杆受力较小;得到不同埋深下的围岩压力特征曲线;接触压力测试显示刚度大的双层支护较单层支护小。最后对不同试验工法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7.
韩成珂  叶英 《隧道建设》2015,35(8):802-809
为了解决一般安全评价方法单一性、滞后性以及易受人为主观影响的问题,借助多元信息预警系统实测资料,分析了以往公路隧道施工事故原因,在对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元信息预警系统工作机制以及在头道穴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评价方法。随着多元信息预警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自动采集和监测,构建的评价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风险因素及时转化为直观的安全评价结果,同时能够指出具体风险源,最大限度地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8.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超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姿态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亮  杨红军 《隧道建设》2015,35(10):1097-1102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具有断面超大、覆土浅、4条隧道平行布置、净间距小等特点。为有效控制顶管掘进姿态,全方位介绍了顶管姿态控制、纠偏措施,并对铰接纠偏、双螺旋机出土、六刀盘操控、注浆纠偏、小间距推进控制等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表明,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在浅覆土、小间距、多次扰动的情况下,采取铰接纠偏、双螺旋机出土、六刀盘操控、注浆纠偏等技术可有效控制顶管姿态。  相似文献   
69.
砂卵石地层超浅埋小净距暗挖群洞施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胜  陈浩 《隧道建设》2015,35(9):907-913
成都地铁4号线清江路口站北侧附属大部分位于新近建成的成温射线立体交通系统投影下,原设计明挖方案无法实施,采取通道及风道合建暗挖结构方案。暗挖小净距群洞方案存在浅埋、大断面、群洞效应、环境复杂、工期紧张等特点。为了减少群洞效应影响,采取管棚联合导管超前支护、超前加固+径向注浆改良周围地层、分块分部错进、二次衬砌保留部分临时支护钢架等措施,结合相应附属明挖基坑,实现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快速安全施工,并且对主道交通无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70.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5,35(10):981-988
阐述围岩的基本概念及其工程特性、围岩的分级及分类、围岩开挖后的动态、围岩的评价方法等。并对隧道开挖后周边围岩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曲面掌子面对确保掌子面稳定更为有利,但目前施工机械开挖曲面掌子面有一定困难,已有同行关注曲面掌子面,并进行施工试验;隧道开挖正朝着积极补强围岩的大断面开挖的方向发展。最后对设计、施工中应该关注的软弱围岩及特殊围岩的分类进行介绍。认为:大多数围岩是有自支护能力的;不良围岩是可以改造"为我所用"的;围岩荷载是可以控制的;不同的围岩其动态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隧道技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达到上述目的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