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4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驻守在天山南麓的新疆军区某汽车团一直担负着阿里、帕米尔高原边防一线物资运输保障任务,每年有3/4的官兵、2/3的时间奋战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风雪高原。近年来,该团着眼汽车部队特点,坚持抓好教育统思想、建强组织打基础、以运代训强素质、管教结合正秩序,抓住关键保安全,不断打牢部队“动”中建设的基础。团队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团”,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1次。  相似文献   
202.
针对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水损坏现象严重的现状,指出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下设置透水基层可以减轻水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进而依托某高速公路使用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影响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混合料级配的关键筛孔,研究了适宜于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选定原则和方法,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其最佳配合比,并采用析漏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最佳油石比的合理性,为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试验路施工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3.
深挖路堑边坡的稳定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结合工程实例,系统研究边坡岩土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作用以及各种外部因素对边坡稳定的影响,采用二维分析软件进行了边坡稳定的计算分析,并结合当地水文、地质及地产材料等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加固技术方案,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4.
为了定量分析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因素,保障事故现场的安全性,集成DEMATEL-ISM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首先基于人-车-路(环境)及管理的系统理论,建立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影响因素集,即驾驶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具体分为年龄、驾龄和性别等20个因素,然后以Delphi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集成DEMATEL-ISM法,建立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影响因素辨识模型。通过计算可达矩阵,获得影响因素的5层递阶结构模型,即第一层级为驾驶员驾龄、疲劳程度和反应判断能力等6个因素,第二层级为驾驶里程及车辆类型等8个因素,第三层级为驾驶员年龄等3个因素。研究结果为事故路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5.
为了使钢筋混凝土圆柱在遭遇超过现行规范设定水准的巨大地震时仍能保持正刚性且残余变形足够小,提出了采用高强低粘结的无预应力钢绞线作为柱纵筋的办法. 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4根钢筋混凝土圆柱的常轴压低周水平往复试验,其中3根采用钢绞线纵筋,1根采用普通钢筋作纵筋,研究了剪跨比和塑性铰区横向约束方式对钢绞线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剪跨比为3和4的配置钢绞线为纵筋的钢筋混凝土圆柱位移角达6%时,仍保持正刚性,且残余位移角在2%以内;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圆柱相比,当位移角为6%时,钢绞线混凝土圆柱的侧向承载力提高了90%,残余变形降低了73%;在柱的塑性铰区(1.5D,D为截面直径)采用螺栓连接的钢板进行横向约束可将柱的侧向承载力进一步提高15%,残余变形进一步降低21%;由于钢绞线存在明显的粘结-滑移效应,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分析方法不适用于采用钢绞线的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6.
正0引言受2016年第6期《航海技术》胡丁山先生所著《分油机故障导致主机滑油乳化实例》的启发,笔者结合某例主机滑油乳化事故的排查和分析,探讨滑油的日常管理,供同人参考。1故障发现及排查某船主、副机滑油某次例行取样送检,结果显示主机滑油含水量严重超标,引起该船轮机长和大管轮的高度重视。据大管轮回忆,主机滑油循环柜已  相似文献   
207.
为研究隧道穿越倾斜煤层采空区段时,采空区围岩的力学变化对隧道超前加固措施及支护结构的影响,采用Flac 3D软件模拟计算隧道穿越采空区的各施工阶段,分析采空区围岩施工力学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 1)隧道在穿越上覆煤层采空区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能有效阻止围岩的变形破坏; 2)中隔壁拆除后,初期支护结构承担了大部分围岩应力,拱腰及拱脚部位最小主应力值分别增加了13%、41.3%,改善了隧道结构的受力条件; 3)在采空区段锚杆轴力最大值为226 kN,发挥了很好的锚固作用; 4) 隧道穿越下伏煤层采空区时,采用填石注浆的加固改善比例为154.3%,治理措施较为合理。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的施作更是隧道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8.
薛花娟  赵军  李镇  王强  夏鹏飞 《公路》2023,(5):162-165
为探讨2 100 MPa高强度热挤聚乙烯平行拉索的抗疲劳性能,制作了265丝?7.0 mm-2 100 MPa锌-铝合金镀层钢丝拉索,进行了拉伸应力上限为945 MPa、拉伸应力变程为250 MPa、应力循环次数为200万次抗疲劳性能试验,检查索有无断丝情况、锚具及高密度聚乙烯等构件情况。在拉索断丝率小于2%、锚具和高密度聚乙烯护套等构件完好的情况下,将应力变程提高到280 MPa,进一步加载至250万次,在加载中观察其试验索有无断丝情况、锚固体、锚具区域的疲劳损伤情况和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抗疲劳状况。通过以上超200万次、高应力幅值抗疲劳性能试验,全面掌握?7.0 mm-2 100 MPa锌-铝合金镀层钢丝拉索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09.
综合考虑动车组检修要求,以及列车停运、动车组空驶调拨/回送、热备动车组启用等措施,研究高速铁路在干扰导致区间中断情况下调整图已确定后的动车组运用调整问题。根据动车组在车型和时间上的接续规则,为各动车组创建1个接续网络,描述从其发车到收车的运用全过程。利用多商品网络流点-弧模型框架建模动车组接续约束,利用调整图中各区间相邻列车运行线间的空隙建模动车组空驶运行线约束,将原问题构建为1个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采用商业优化软件有效求解。以郑州动车段实际数据构造1组算例测试模型,结果表明,CPLEX使用所构建模型最多耗时60 s可获得各算例的最优动车组交路和空驶运行线,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