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分析了现有卧铺的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铁路客车纵向卧铺的设计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变涡流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合论述了变涡流控制系统的机理及各种实施方案,简要介绍了本文作者设计开发的两种变涡流控制系统以及它们在汽油机直接喷射分层燃烧系统中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3.
碳刷支架是接地装置的重要组成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固定碳刷并传递接地回路电流,此外接地刷架与转向架连接部位还需保持充分绝缘.针对某型动车组用齿轮箱接地装置的性能要求,研制了一种国产化碳刷支架.本文阐述了一种高速动车组接地装置碳刷支架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及加工工艺,试验及运用结果表明产品结构合理,性能优异,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开展碳刷载流磨耗试验的试验台设计和搭建方法,并选用故障碳刷和完整碳刷进行了载流磨耗对比试验,探究了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碳刷对系统电流的影响,为线路中故障碳刷的应用和检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航空与陆侧交通客流关系分析的效率,本文基于大数据手段统计海量的航空客流和陆侧交通客流数据,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航空客流和陆侧交通客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遍历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并增加算法运行次数的方法探寻隐含层最佳神经元个数。其次,保持航空客流数据不变,在时间轴上偏移陆侧交通客流数据,基于拟合系数设定评价函数,衡量航空客流和陆侧交通客流数据的匹配程度。其三,基于首都国际机场的实际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得到航空旅客乘坐陆侧交通方式提前到达和滞后离开机场的时间,并获得了航空客流和陆侧交通客流之间定量关系表达式,为机场陆侧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态OD需求是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控制措施制定及评估工作的数据基础,然而现有多数动态OD估计模型存在着难以应用于真实路网OD估计的问题. 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浮动车和RTMS数据的动态OD估计模型,该模型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模型的实现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RTMS数据进行静态OD反推,获得与现实OD需求相匹配的静态控制OD需求;第二阶段是基于浮动车数据和RTMS数据计算得到每个OD对的时变拆分比例,并用该比例拆分静态控制OD获得动态OD需求. 最后以北京西三环交通走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动态OD需求估计实例分析工作,从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牵引变压器是动车组电力牵引系统的重要设备,牵引变压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的安全运行。随着动车组使用率的日益提高,牵引变压器的检查和维修也越来越引起关注。通常采用定期试验、定期维护的检修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过维护或欠维护等问题。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对变压器进行状态检修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数理统计学中u检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药学、食品、体育测量等多个领域。提出利用数理统计中的u检验方法对动车组的变压器实施故障检测,并给出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以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达到状态检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轨道交通车辆座椅与国内轨道交通车辆有着不同的要求。介绍了我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城市双层动车组的座椅,并对座椅的人机工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城际运营的动车组座椅设计结构,并探讨了该座椅在我国城际动车组中推广的可能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赵慧 《交通标准化》2011,(22):128-133
根据动态OD估计所利用的数据特性,将动态OD估计模型划分为基于固定源数据的OD估计模型和考虑移动源数据的OD估计模型,开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动态OD估计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融合人工智能和高速动车组检修两个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要素,开发高速列车智能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