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5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1204篇
综合类   745篇
水路运输   716篇
铁路运输   693篇
综合运输   12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对刚柔过渡区域刚性和柔性接触网的弹性不同及接触线高度不等情况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找出该区域弓网关系恶劣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改善刚柔过渡区域弓网关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2.
试验研究了硬质颗粒的含量对阀座的室温、高温硬度及压溃强度的影响,硬质颗粒对阀座烧结温度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台架试验分析了硬质颗粒含量对阀座下沉量影响,综合确定了阀座材料中适宜的硬质颗粒含量。  相似文献   
93.
采用先将巴氏芽孢杆菌的菌液与粉土拌合,然后入渗多轮胶结液(包含等比例的氯化钙和尿素)的方法可对粉土进行有效胶结加固。反应溶液用量(胶结液入渗轮数和菌液体积)对加固效果有重要影响。胶结液入渗轮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入渗轮数加固的试样在水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入渗轮数增加,试样中的CaCO3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提高,且入渗后期的增幅高于前期。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入渗轮数较多时沉积的CaCO3晶体尺寸更大。菌液体积试验结果表明:当菌液用量为1倍孔隙体积(1.0Vv)时,试样中生成的CaCO3相对较多,无侧限抗压强度也更高。减少菌液体积并不能带来加固效果的提升;当入渗轮数较少时,采用0.6Vv菌液体积的加固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4.
在传统的水平阻尼网络的基础上,针对双惯导系统的特性设计了新的阻尼方法并分析了各种误差与这种阻尼网络的关系。通过仿真分析,比较2套阻尼系统的误差结果,可以看出双惯导外水平阻尼能够显著降低外速度误差的影响,减少阻尼时间,抑制经度误差。  相似文献   
95.
根据装备的寿命分布可准确地确定其所需备件量,对于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的装备,在确定了其寿命分布参数后,即可计算出其备件储备量。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针对船用燃料电池的供电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供电系统.建立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PEMFCs)为主,锂电池和超级电容(Ultra-Capacitor,UC)为辅的能源组成结构,构建PEMF-Cs-B-UC混合供电系统仿真模型,采用经典比例积...  相似文献   
97.
为分析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的车辆荷载动态特性,采用井周路面病害调查的方法确定了井周路面病害类型及范围;考虑井盖的变形和振动,建立了车-井盖耦合多自由度振动模型;分析了车辆荷载冲击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查井及井周路面平整度激励作用下,车辆由井周路面驶入正常路面时车辆荷载冲击系数达到最大值,此时车辆荷载为静载的1.35倍;各因素对车辆荷载动态特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坡度变化率>行车速度>井盖刚度系数。由此可见,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路面的平整度大小是(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和坡度变化率)导致车辆荷载冲击效应是否显著的原因,也是井周路面频频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8.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包括电池、驱动电机、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多个关键部件。各部件效率特性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要实现系统整体效率最优,需要辨明影响系统效率的控制参数,并对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装备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的PHEV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系统各关键部件的效率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各关键部件效率模型,明确各部件效率与控制参数、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动力传递路径中不同部件的效率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燃油消耗量与动力系统各状态参数、控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分析结果,选取车辆需求功率及车速为状态参数,变速器速比及发动机转矩为控制参数,以系统燃油消耗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系统优化问题进行定义。根据优化问题的特点,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的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取系统燃油消耗率最小时变速器目标速比和发动机目标转矩随状态参数的变化关系。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所述优化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混合动力试验台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级变速器效率对系统整体效率影响较大,采用优化控制规律使发动机效率有所降低,但无级变速器效率升高更大,系统整体效率升高;在功率需求一定的循环工况下,优化控制算法比传统上仅以发动机效率最高为目标的控制算法节油1%~2%。  相似文献   
99.
针对城市道路严重积水影响正常交通问题,以超声波反射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款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涉水报警系统。通过理论分析获得涉水水位与降雨量呈线性关系,设计了超声波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以及STM32数据处理单元,分析超声波测距原理及微弱信号选频放大原理。在Keil5开发环境下,采用库函数和模块化编程,利用C程序为基本语言进行编程和调试。通过上位机前面板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并且可以长时间地在线测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
介绍客车主观评价项目及主观评价方法,并对主观评价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