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10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指出了在计算体积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比较了试样毛体积相对密度取舍的概率方法,提出了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沥青混合料三大体积指标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为减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变形量,增强其抗裂能力,提出采用向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掺加适量膨胀剂。通过膨胀剂的微膨胀来减小材料的收缩变形。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膨胀剂可以在养生期内使试件出现膨胀变形,从而有效的补偿试件在干燥环境中的收缩变形;当掺加的膨胀剂剂量适当时,混合料在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中变形量都较小,具有很好的体积稳定性和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23.
在选定的RAP料级配范围内选取3种不同级配的RAP料作为基准料来模拟旧料级配的变异性,并且采用分形理论以及变异累积系数来评价采用不同类型的基准料合成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变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RAP料级配的变异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均匀性具有不利影响,并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这种不均匀离析现象更加明显;工程上应尽量减小RAP料级配的变异性,同时采用RAP料级配范围中值后能够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异性;分形维数D是评价离析类型的相对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变异特征;变异累积系数S是评价级配离析程度的绝对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再生混合料级配的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24.
北京铁路局货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北京铁路局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和开展物流业务的优势及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货运向物流业拓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5.
混凝土材料疲劳损伤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损伤学是60、70年代以来,固体力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笔者利用损伤学的基本概念,对混凝土的疲劳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实际应力比的概念,讨论了疲劳过程中实际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并由此定义了疲劳损伤变量,  相似文献   
26.
砼材料非线性多级疲劳损伤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损伤力学的基本概念,在砼材料疲劳损伤方程的基础上,对砼材料的多级疲劳损伤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具有独立性和连续性的多级疲劳损伤路径,推导出了砼材料的非线性多级疲劳损伤方程,方程明确的反映了加载次序对疲劳累积寿命的影响;利用此方程,笔者分析了超载对材料使用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新型沥青混凝土添加剂Sasobit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锐  黄晓明  赵永利 《中外公路》2006,26(2):171-175
该文首先对新型添加剂Sasobit进行了不同掺量的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稠度试验、延度及测力延度试验、弹性恢复试验及直接拉伸(DTT)试验,结果表明添加Sasobit对于沥青胶结料的感温性、高温性能及低温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然后对加入Sasobit添加剂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弯曲破坏试验、疲劳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Sasobit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提高比较显著,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8.
隧道噪声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影响行车环境的隧道噪声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现场测量的大量隧道噪声调查结果,对隧道内噪声的来源及隧道内噪声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隧道内车内噪声与隧道外车内噪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隧道内噪声比隧道外高很多,隧道内车内噪声比隧道外车内噪声也高很多。通过理论公式对隧道内衬吸声材料的降噪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内衬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隧道噪声。最后提出了对隧道内路面结构选择的一些建议,尤其是两种低噪声路面OGFC和SMA的选择。  相似文献   
29.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我国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一般采用车辙板试验,试验指标采用动稳定度。本文主要就动稳定度试验时所采用的试验温度、车辙板厚度、荷载压力、车辙板压实度等进行试验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车辙板的试验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原路面加热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核心工艺环节,为探寻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运行速度及加热功率的合理组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过程的传热模型,结合就地热再生原沥青路面加热特点,将传热模型转化为沿路面深度方向的一维传热,并依托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实体工程,通过现场埋置温度传感器,监测加热机不同加热功率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