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25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31.
从系统集成的观点出发,在剖析ERP与供应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ERP与供应链集成遵循的原则以及集成模式,并给出一种系统集成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2.
33.
论造船科学     
为了在十二年内争取赶上世界的造船科学水平,就有必要对世界各国造船科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一番探讨。本文首先说明造船科学在百年来所起的作用,和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造船科学研究的组织和发展。进一步探讨了二次大战后在船舶流体力学及船体强度学两方面的主要成就。并分以下几部份叙述: 船舶流体力学方面:(1)关于船型的系列试验;(2)关于船模与实船的换算关系;(3)兴波阻力理论;(4)推进器系列试验;(5)推进器理论;(6)推进器空泡、剥蚀、唱音等问题;(7)船舶运动和适航性。船体强度学方面:(1)实船强度试验和航行中应力测量;(2)船模试验池中的强度试验;(3)长上层建筑问题;(4)船体钢板的弹性塑性问题;(5)船体振动问题;(6)造船用材料问题。文中也涉及一些我国造船科学研究的初步收获,并说明我国在整个造船科学领域中还留着很大空白面。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造船科学研究;建设主要的研究基地,充实仪表设备和培养研究人员是刻不容缓的事。  相似文献   
34.
35.
36.
固定资产计价现状 在水运会计实务中,将固定资产成本(如船舶,房屋)计入一个单独的资产账户,在预计的综合使用寿命内进行折旧,例如船舶主观估计为18年,房屋为30年.但是这个综合寿命到底是多少,实务中存在很大的争论,事实上采取折旧年限也不尽相同,而且没有反映固定资产主要部件使用年限的加权平均,因此就给该年限的最终确定以及其准确性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37.
本文针对对转螺旋桨这类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问题,采用了升力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前后桨的相互迭代求出彼此间的诱导速度,以此来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此方法作了一对对转螺旋桨的设计,同时应用面元法进行了水动力预报。  相似文献   
38.
麦基嘉克令吊电气控制系统相对复杂,在使用中一旦发生电气故障,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容易耽误船期。在简要介绍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在实船工作经历中成功解决电气设备故障的经验,分析了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启动回路故障、电源故障、限位回路故障以及手柄逻辑错误故障等产生原因、诊断思路和排除方法,为麦基嘉克令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9.
以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为载体,通过对管体进行在线的漏磁内检测,可以达到量化管道缺陷、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文中介绍了管道金属损失漏磁内检测技术,分析了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原理及漏磁内检测系统组成,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管道缺陷尺寸对于漏磁场信号的影响,验证了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0.
介绍地铁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的形成机理及共享应用的意义,阐述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间接和直接检测的两种实现技术方案,并比照两种方案在硬件配置、系统复杂度、功能验证、可靠性、故障排查、运营维护等方面中的优缺点。以杭州地铁为例,论述地铁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共享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接口功能设计、功能验证及运营接管维护方面等问题,提出通过顶层设计、接口设计解决问题,并根据未来地铁各机电系统间集成化信息共享的发展趋势,对地铁接触网供电分段状态信息在综合监控集成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及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