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439篇
综合类   229篇
水路运输   192篇
铁路运输   169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通过经济鼓励政策为我国推行船舶标准化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为全国内河船舶标准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后续的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推进了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的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显著地促进了行业标准的提升。  相似文献   
4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经车辆荷载、气候因素、环境因素反复作用综合影响,容易出现纵横裂缝、坑槽、车辙、沉陷等病害,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就东青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的施工做法予以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3.
西南地区由于地处板块交界、地质灾害易发,多高山深谷、大江急流,桥墩基础受水流冲刷、盐碱腐蚀、地震破坏等造成基础约束能力下降等问题。针对西南地区高铁建设中,横风激扰并伴随基础刚度下降对列车过桥影响进行分析,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利用SIMPACK/Rail搭建CRH3型高速列车子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APDL搭建斜拉桥子模型,并利用确定界面模态综合法搭建车-桥耦合模型。以此研究列车过桥振动、墩台基础刚度下降、桥墩横向刚度下降、脉动风加载、不同车速、不同风速对列车走行安全平稳性的影响特性及其阈值。结果表明:列车驶过斜拉桥易激起桥面/车辆1 Hz以下低阶模态;脉动风在原条件基础上使得桥面、轮轨、车体振动响应进一步加剧,1~2 Hz低频振动被激起;车辆动力学指标峰值均随平均风速及车速的增大而增大,车速为150,200,250 km/h时,风速阈值为27.5,23.5,17.5 m/s;墩台基础横向刚度下降对列车走行性影响不明显,但当其发展至90%以上,桥梁响应急剧增加会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车、桥横向振动响应随着桥墩横向刚度下降而迅速增大,预设风速10 m/s条件下,车速为150,2...  相似文献   
44.
介绍在原有汽油车底盘的基础上改装柴油机后,发动机悬置系统和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匹配方法。建立了以发动机悬置系统能量解耦和固有频率为综合目标的优化模型,对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运用相似理论对风扇进行了优选和匹配。  相似文献   
45.
线控转向是汽车未来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简单介绍了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安全性,阐述线控转向系统的失效原因及失效模式,提出一种安全结构,并对该结构硬件和软件设置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当前发展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6.
随着铁路信息技术的发展,车地间的通信业务需求不断扩展。新业务的涌现对铁路车地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5G-R专网建设中,通过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有效提升5G-R专网性能,更好满足铁路智能化发展要求。结合铁路关键场景特点,以及5G无线通信中的MIMO关键技术,研究分析适合于铁路不同场景的MIMO技术集合,为5G-R专网未来部署与应用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7.
碳纤维智能层及其场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球  邓友生  方玺 《公路》2007,(12):155-159
针对重大混凝土结构损伤信息捕捉的完备性,研制碳纤维智能层并提出场域诊断方法。基于碳纤维智能层的功能特性与可覆盖性,将被测结构的力场转换为易于检测的电场,在贴有碳纤维智能层的被测结构中建立一个应变或损伤的敏感场;通过研究碳纤维智能层力、电、热等多场耦合机理,提出服役结构的静态损伤场域诊断方法。最后,展望了水泥基碳纤维智能材料的工程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8.
不管你能否接受,中长途(特别是250—550公里运距)旅客运输市场的高铁时代已呼啸而来。从当前开通高铁的路线票价来看,其运价基本与客运直达的票价接近,但由了:其时速高达300—350公里,最少也叮达200公里,相比之下,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小时,加上城区内的运营,高铁所用的实际运行时间不到高速公路直达客运班车时间的1/2,它以安全、舒适、价优、快捷的无可争议的优势,将中长途旅客的运输市场标注为“高铁专供”。  相似文献   
49.
认为可以在一般的意义上把情绪融入经济学的理性有,情绪 可能是决策理性的一个来源;情绪本身能成为理性选择的对象,情绪可以模型化。  相似文献   
50.
采用表面凝胶化技术制备了超疏水性涂膜.在醇溶性氟化聚合物溶液中,在水量不足的酸性条件下,掺杂聚四氟乙烯(PTFE),得到了杂化复合溶胶.涂敷后,以表面凝胶化技术为手段,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微米和纳米相结合的阶层结构膜.TEM和XPS证实了凝胶化只在膜表面发生,SEM和AFM观察到膜表面的形貌与天然荷叶表面极其相似.该方法制备的涂膜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55°,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备超疏水性功能化膜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