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1.
核电磁脉冲可以从通信设备机箱孔缝、键盘、接头等开口进入机箱内部并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时序产生影响,因此,在设备机箱设计中需要对强电磁脉冲辐射下机箱内部的强电磁脉冲环境进行预测。然而,由于通信设备机箱体积小,而强电磁脉冲的带宽过宽,常规的小探头难以对电磁脉冲波形进行测量。基于此,给出一种通信设备机箱强电磁脉冲耦合仿真新方法。首先,利用机箱频域屏蔽效能测试结果对通信机箱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然后,利用上述仿真模型对强电磁脉冲的耦合特性进行仿真。研究表明,上述方法可以运用于小腔体强电磁脉冲耦合特征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辐射可以通过多种耦合途径进入敏感电子设备和系统,导致严重的干扰、扰乱甚至损坏,特别是通过天线耦合进入射频通道的电磁脉冲会破坏敏感器件。给出几种针对天线耦合的空间电磁脉冲场防护以及电路中敏感器件的电磁脉冲路防护新方法,探讨敏感系统的电磁脉冲场—路综合防护设计方法。利用专门设计的防护表面和防护模块,分别在天线前端对空间的电磁脉冲场和天线后端电路中的电磁脉冲电压或电流进行抑制,保护电路中的敏感模块免遭损坏,增加的场—路综合防护对工作信号的衰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原理样件的测试表明,防护方法对带内和带外的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官也街是新开在新源街十字路口,汉拿山的旁边,门脸不大的一家火锅店。一问才知道,店名原来是来自澳门氹仔岛的一条著名美食街的名字:走进店里,感觉开阔敞亮,色调素雅,布局简洁。分上下两层,周围透明的玻璃闪闪发亮,墙上挂着一幅幅澳门的精彩小照,一楼悬着晶莹的珠帘,还是经理亲手做的。  相似文献   
14.
一种小型频率选择表面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小单元尺寸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多面互耦合原理对结构进行传输线等效,根据等效模型可对小型选择表面的传输特性进行较精确的计算。利用提出的等效模型方法,建立结构与模型的参数化关联,可由给定的传输特性输入条件直接计算结构参数,简化了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5.
潜艇水动力系数对其水动力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潜艇旋转导数,本文以结构化网格为背景,采用旋转坐标系方法将潜艇旋臂试验数值模拟转化为定常问题,对Suboff裸艇与全附体在2种不同的湍流模型下进行数值仿真,并与试验数据对比,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际较为相符,其中标准k-ω的仿真结果总体优于 RNGk-ω,表明方法可行且拥有较高计算效率。本研究对获取潜艇旋转导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应用非线性系统运动稳定性理论和同伦算法,分析潜艇水下高速直航的运动稳定性,并通过其非线性运动方程数值积分的动态仿真进行验证,仿真试验表明稳定性分析结果正确。从而说明本文提出的采用非线性系统运动稳定性理论和同伦算法来分析潜艇水下高速机动的运动稳定性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注塑工艺都需要采用较高的模内压来完成注塑,此时较高的压力点往往会使得制件由于承受较大且不平均的压力而发生破裂。相比之下,微发泡成型工艺不需要依靠机器的不断保压,即可实现熔体的顺利填充,不仅减少了产品的内应力,并保证了产品不同位置的平均收缩,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另外,该工艺所配备的模具不需要进行反复精调,只要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就能够保证注射成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潜艇倒航操纵性研究是潜艇操纵性领域的难点问题。在调研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潜艇倒航操纵性研究的发展概况,着重对潜艇倒航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基于 CFD的数值操纵水池技术和潜艇倒航运动操纵性能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基于数值操纵水池的潜艇倒航操纵性研究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数值操纵水池的潜艇倒航操纵性研究的基本方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面—面耦合形成分布电容的单元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设计方法。采用在介质材料的正、反两面分别敷设金属导电层,通过上、下层导电片之间的面—面耦合形成较大的分布电容,进而明显降低频率选择表面周期单元尺寸。所设计的频率选择表面能够在未加载集总参数电容和电感的基础上使得频率选择表面的单元尺寸仅为λ/16。不同入射角条件下的传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频率选择表面设计方法适用于电子设备隐身天线罩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