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4篇 |
综合类 | 87篇 |
水路运输 | 115篇 |
铁路运输 | 74篇 |
综合运输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β-amyloid protein (Aβ) on S100β expression in rat hippocampus and its mechanisms. Methods At 7 days after bilateral stereotaxls injection of different dose of fibrillar Aβ25--35 and interlue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 into the rat CA1 region,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of rats were tested with passive avoidance task. Amyloid deposition was detected by using Congo red staining technique. Nlssl staining and immunohlstochemic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number of neurons, and GFAP and the S100β 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fibrillar Aβ injection, the step-through latency of rat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GFAP positive astrocytes were found surrounding amyloid deposition. Neuronal loss occurred in the pyramidal cell layer of CA1 region. The number of S100β positive cells in Aβ-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L-1ra injection, the number of S100β positive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Intrahippocampal injection of Aβ25 - 35 could cause similar pathologic chan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β 25- 35 was capable of up-regulating S100β express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injection of IL-1ra could attenuate the effect of Alton S100β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342.
斜拉桥地震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单元法,推导出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增量形式的运动方程,建立了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激励模型.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动力平衡迭代格式的Newmark-β法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并以某主跨360 m的斜拉桥为例进行了线性、非线性动力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表明大跨度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43.
为了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缓减拥挤,根据单交叉口的实时检测器数据,基于优化模型和仿真模型,以均衡交叉口的交通压力目标,开发了一款交叉口配时方案实时优化与仿真系统,来对配时方案中的周期、绿信比、相序进行动态优化.实测结果表明,与传统定时信号控制方式相比,优化后的交通信号配时控制效果更好,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更少. 相似文献
344.
如何提高桥面铺装和桥面防水的施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晓霞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7):159-161
建造公路和城市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道路,动辄几亿、几十亿元的投资,其中桥梁占总造价的10%~30%左右.要求设计使用年限比较长,至少要满足50年以上.有些长达100年以上。因此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经查发现.桥面铺装层与防水层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桥梁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345.
346.
针对开普封层由于黏结力不足导致路面发生推移拥包等问题,研究开普封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路面层间剪切拉拔测试仪对开普封层进行力学试验研究。通过层间拉拔、直剪、扭剪等试验方法,得到层间破坏时的最大抗拉力、最大剪切力及最大扭矩等指标的试验结果,分别从碎石覆盖率、上、下层组合等方面,对开普封层的层间黏结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碎石覆盖率为80%~90%,且开普封层上下层组合方式为MS-Ⅲ微表处和4.75~9.5 mm单粒径碎石封层时,开普封层整体结构与下承层之间的黏结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347.
文章探讨了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汽车技术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汽车技术作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关键方向,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长,为高职院校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机遇。然而,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深构建产教融合,构建汽车专业创新互动体系,以满足学生和产业的需求,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8.
极端通勤群体(通勤时间超过60 min的人群)由于长时间、高压力的通勤环境易产生驾驶愤怒,从而影响交通安全。针对极端通勤群体的“路怒症”现象,研究了量化极端通勤群体驾驶愤怒表达与诱因关联关系的模型。通过编制适用于极端通勤群体的驾驶愤怒量表(driving anger scale for extreme commuting group,EC_DAS)和驾驶愤怒表达量表(driving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 for extreme commuting group,EC_DAX)对450名往返燕郊与北京的极端通勤驾驶人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对量表进行修订,构建了以无礼行为、交通障碍、缓慢驾驶、极端通勤和违法驾驶为外生潜变量,借助车辆发泄与口头攻击为内生潜变量的极端通勤群体驾驶愤怒表达与诱因关联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了愤怒诱因对极端通勤群体驾驶愤怒表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EC_DAS中缓慢驾驶得分最高(3.37),其次为极端通勤(3.07),违法驾驶得分最低(2.95),EC_DAX中口头攻击得分(2.99)高于借助车辆发泄得分(2.90);②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无礼行为、交通障碍、缓慢驾驶、极端通勤、违法驾驶等诱因对借助车辆发泄与口头攻击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对口头攻击的解释方差(38%)比借助车辆发泄(37%)更高;③缓慢驾驶、极端通勤和交通障碍是借助车辆发泄最显著的3个诱因,其标准化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221,0.169,0.162;交通障碍、缓慢驾驶和无礼行为是口头攻击最显著的3个诱因,其标准化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215,0.189,0.148;④性别和月收入对不同诱因下的愤怒水平以及愤怒表达的影响不显著,年龄与无礼行为、交通障碍和违法驾驶下的愤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驾龄与极端通勤下的愤怒水平、学历与缓慢驾驶下的愤怒水平以及职位与交通障碍下的愤怒水平也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49.
依托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提出悬臂式挡土墙、U形槽、U形槽组合顶板3种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的新型路基结构。该路基结构上承小型分节式承轨梁,下部采用旋喷桩或素混凝土桩进行地基处理,共同构成中低速磁浮交通新型路基及低置型承轨梁台结构系统。通过在代表性断面预埋单点沉降计、沉降观测标、土压力计,开展现场静力学试验。此外,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地基处理、新型路基结构、承轨梁台结构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并揭示中低速磁浮交通路基结构静力学行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结构的总沉降值为2~5 mm,远低于规范要求。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静置期基本不发生沉降,并且路基压缩主要发生在复合地基加固区。 相似文献
350.
以当前广泛应用的海洋导管架平台为研究对象,针对导管架海洋平台冰区服役环境中,海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响应问题,采用理论公式对导管架所受的环境载荷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导管架平台进行整体建模,分析其在环境载荷作用下的整体位移响应,并对不同海流速度下桩腿的位移响应进行分析,探索不同桩基入泥深度变形的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