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53篇 |
综合类 | 125篇 |
水路运输 | 48篇 |
铁路运输 | 62篇 |
综合运输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越来越多的盾构穿越或近接高层建筑施工的案例,而盾构法因其特殊的施工工艺不可避免对地层产生扰动,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需要对盾构穿越过程中隧道及高层建筑的受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济南地铁R2号线生产路站—历黄路站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双线盾构隧道非同步斜交下穿高层建筑群桩及筏板承台基础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地层位移规律、建筑物沉降的变形特征,以及施工时盾构掘进参数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双线盾构隧道先后下穿建筑群桩时,先行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较大,后开挖隧道对地层产生的扰动相对较小;盾构通过建筑物正下方时的沉降量最大,随着盾构的远离,其沉降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由于高层建筑属框架结构,故在临近隧道一侧建筑体区域地层发生了沉降,而在远离隧道的建筑体区域地层呈上浮趋势,但二者的差异沉降量仍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82.
来鑫雪;张铜柱;柳邵辉 《中国汽车(英文版)》2024,(5):3-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具有全球化特性,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尽早布局我国汽车动力电池护照标准并实现与国际标准法规的接轨互认,不仅可以提高动力电池产业链信息透明度,便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动力电池企业有效应对海外标准法规要求,助力动力电池“出海”。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电池护照相关标准法规的现状,阐述了我国汽车动力电池护照标准体系建设思路及相关标准进展,针对重点标准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提出未来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3.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交通运输、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黄河流域特点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度演变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省区综合评价值存在断层差异,各个省区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耦合度均处于优质协调状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水平较低,多数省区处在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状态,呈缓慢上升趋势;各省区、各系统间均在2020年出现显著节点,证实新冠肺炎疫情对系统的协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生态环境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系统,且障碍度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84.
本文简要总结介绍江门市公路局为了解决沥青路面水毁剥离现象严重的问题,引进西安公路学院研究新成果道路石油沥青抗剥剂AST-3,并应用于试验和生产路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5.
<正> 肌体血流图方法学的基本原理,是对检测的肢体,通过一束微弱的高频电流,检测肢体的体液生物阻抗、循环功能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简言之,即是将心动周期中由于肢体搏动性供血量变化所引起的电阻抗的变化,以曲线描记下来的图形。近一年多来我们对191例患者进行了肢体血流图检查,现做初步小结如下: 一、检查方法:仪器采用吉林医用电子仪器厂制造Y-X74?型电桥式血流图仪,用双 相似文献
86.
87.
关于汽车产品"三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维修和索赔的过程中,产品质量鉴定和索赔费用的分担是很难处理的问题,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草案)的颁布,对改善汽车消费环境是一个鼓舞.提出对"三包"(草案)的修改建议,期待"三包"规定的正式颁布,以解决汽车产品消费环节中的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