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郭京波  王岩芳 《隧道建设》2009,29(5):481-484
针对大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的难点,从地质适用性、结构可维护性、自身性能特点、处理大卵石或孤石的优势、施工安全性与质量、施工速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开敞式盾构机的可行性,给出了北京地铁开敞式盾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针对大砂卵石地层中盾构施工,从掘进速度、经济特性、综合性能等方面对土压平衡盾构机与开敞式盾构机进行了对比,表明了在大卵石地层采用开敞式盾构机是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22.
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的模糊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隧道施工通风中通风的要求以及变频调速在风机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隧道施工通风新的控制系统,将CO浓度和瓦斯浓度作为系统输入,变频器的输入电压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性能和自动化水平,而且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3.
为满足市政管道建设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市政管道施工技术,设计并制造了Φ0.92 m微型土压平衡盾构机。对微型盾构机的总体方案设计进行了介绍与说明,重点分析了液压系统中刀盘驱动系统的功能特性与工作原理,并进行了详细计算与元件选型。设计并编写了微型盾构机的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完成对微型盾构机掘进、排土等功能的控制,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刀盘转速、螺旋机转速、土仓压力等数据实时显示在控制界面上,并将数据进行存储以便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4.
郭京波 《公路》2003,(5):75-78
通过对常用改性沥青混合料SMA的性能介绍,对其材料特性、设计方法、施工及注意事项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盾构机是具机、电、液、测控、土木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工程机械。本文就北京地铁施工中所使用的一种直径10.22 m土压平衡盾构机的螺旋机液压系统,对其功能、原理、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6.
以变刚度时变系统的弓网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最优控制策略,对弓网间接触力振动进行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7.
为了提高复合式盾构刀盘掘进的稳定性,刀盘上滚刀的优化布置成为设计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滚刀的受力,确定以滚刀极径与极角作为设计变量、滚刀布置原则作为约束的数学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Pareto解的非劣性分层遗传算法将多个目标函数同时优化,根据目标函数最优原则在Pareto最优解集中选择满足要求的优化方案。应用该优化方法对广州地铁某复合式盾构刀盘进行优化布置。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边滚刀数量为9时),径向载荷合力减小了21.3%,倾覆合力矩减小了17.8%,破岩量方差减少了15%,表明所建模型及使用的多目标Pareto解的非劣性分层遗传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8.
盾构刀盘受力情况的研究可以为盾构施工选型、刀盘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文章在对盾构刀盘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东莞地区某型大直径盾构刀盘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在复合地层工况下盾构刀盘的应力与变形情况;对刀盘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刀盘的振动特性;对刀盘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改善了刀盘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该型盾构刀盘在复合地层施工过程中刀盘最大应力为251 MPa,低于屈服极限345MPa;刀盘前6阶固有频率范围为38.803~64.842 Hz,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有利于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地面沉降和保证施工的安全,同时也为隧道工程盾构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系统地介绍了变贩基本概念,包括各种形式的趋近律及切换函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引入等效控制项的非线性变结构分岔控制方法。该控制律既保留了传统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的优点,又简化了设计,解决了高频抖动的问题。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高速机车主动控制受电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振动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力机车提速的关键之一。本文对2种类型接触网的刚度进行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并给出了统一的拟合公式,建立了3自由度弓网系统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策略,对不同运行速度下弓网间接触力进行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控制受电弓可以有效地抑制接触力的波动,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