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郭强  赵新文 《中国修船》2008,21(5):38-41
文章分别应用GO法和故障树法对船用核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建模和计算的不同。在建模和计算过程中,GO法比故障树法更为简便、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72.
郭强 《中国造船》2005,46(3):47-53
本文就企业国际化的概念和类型、市场进入模式及其决定因素、度量模型、效应分析和政府调控等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主要内容,逐一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据此明确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73.
从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看我国船舶工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强 《中国造船》2004,45(2):1-6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一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必备的要素条件,指出我国目前已经同时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两个核心条件--市场规模和劳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船舶工业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简要分析和对世界造船中心空间转移历史轨迹的描述,推论出我国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结论.进而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加快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现实意义:(1)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推动综合国力水平提高;(2)对正在发生的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这一历史进程产生积极贡献;(3)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实现劳动力要素的充分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最后提出,我国船舶工业现阶段应采取"以变制变"策略,积极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4.
一种用于CO2吸收的固体吸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 《舰船防化》2004,(3):21-2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固体吸收剂吸收CO2的新技术。固态胺的合成过程包括聚合、氯甲基化、胺化三个步骤,研究中考察了每个步骤的合成条件。聚合过程中考察了交联度的影响,而胺化过程中重点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固态胺树脂应用时需要筛选空速和高径比两个参数。固态胺树脂在工业和农业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介绍飞机400 Hz地面静态电源的应用场合及工作原理,对电源的总体方案、主回路、控制电路进行了说明,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性能优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6.
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养护管理系统的介绍 ,并借鉴国外先进的道路养护管理系统为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化提供帮助 ,为进一步研究、完善道路养护科学化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7.
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并将其与中国第三方物流情况进行比较,指出如何发展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对政府与企业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作用和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经营形式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李斌  郭强  于宙 《北方交通》2007,(11):5-7
就吹填砂地基的振冲加固与效果检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四川省"十五"交通运输量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交通运输量预测的科学性是促进交通运输事业规范而高速发展的关键,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交通运输量预测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确实是影响交通运输量的主要因素,并建立相应计量经济模型对四川省的“十五”交通运输量进行了预测,同时给出一般性的模型确定流程.  相似文献   
80.
介绍扭矩扳手的分类及特点,分析目前在机车检修中存在的扭矩扳手检定不规范、使用不规范问题。从规范扭矩扳手的检定和周校、使用、保养,规范拆卸工具的选择等方面,探讨扭矩扳手规范管理的具体内容。提出推广应用智能化扭矩扳手、加强培训和考核、开展工艺写实工作的建议,以更好地提高和谐型机车的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