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47篇
综合类   83篇
水路运输   56篇
铁路运输   158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53.
轮轨摩擦温升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有限元法和移动热源法,建立了轮轨摩擦非稳态传热计算模型,分析了车轮全滑动工况下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异同,以及轮载、摩擦系数和相对滑动速度对钢轨摩擦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模型能模拟轮轨摩擦过程中钢轨纵截面温度变化规律;三维模型不仅能模拟钢轨纵截面温度变化规律,而且能模拟摩擦热的横向分布规律.车轮滑动过程中,摩擦热在轨面上引起的热影响区宽度在接触斑横向宽度范围内;接触斑中心处热影响层最厚,越靠近横向两侧,热影响层越薄.轮重不仅影响钢轨表面最高摩擦温升,而且影响热影响区域的大小;相对滑动速度越大,热影响层深度和宽度分别变浅和变宽;摩擦系数越大,热影响区越大.  相似文献   
54.
基于测力轮对的轮轨瞬态作用力仿真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立民  金学松 《铁道学报》1998,20(A04):146-151
轮轨力的测试大都采用测力轮对。然后目前的测力轮对尚有以下缺陷:1)测试电桥组成后便不易改动,因此,很难保证所组电桥是最优的。2)测力轮对在投入运行之前,首先要进行标定试验。实验室内可以精确实现垂向加载标定试验,对于横向作用力来说尚无法在轮轨踏面上实现准确加载,从而无法实现横向作用力的准确标定,其载荷的耦合作用更无法预测。针对这一情形,本文提出了对垂向和横向轮轨力进行仿真标定和对轮轨瞬态力进行仿真计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有限元接触算法的原理及计算流程;通过对某型号运输车发动机活塞连杆组建立装配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建立了接触对,并运用有限元接触算法分析了该连杆的强度。  相似文献   
56.
8170型柴油机应用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8缸柴油机高低负荷兼顾,提出新的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通过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可控阀门来实现增压方式的转换。对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进行稳态和瞬态计算研究。稳态计算结果表明,与原机MPC增压系统相比,在25%、50%、75%和100%负荷时,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平均扫气系数均大于MPC系统的平均扫气系数,油耗均小于MPC增压系统的油耗。瞬态计算结果表明,可控阀门关闭以后,压气机后进气压力增加的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57.
改进了车轮型面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方法的解析数学表达式,将轮对等效锥度与轮轨型面接触状态联系起来,对设计实例进行了轮轨几何接触、非赫兹滚动接触和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轮轨接触点能够均匀分散分布;由于接触斑面积增大约23%,最大接触压力降低约21%,使轮轨滚动接触应力降低了约20%;装备实例型面的车辆临界速度...  相似文献   
58.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钢轨模型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车辆-轨道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采用解析方法的模态叠加法、有限元法的模态叠加法和有限元法的直接积分法求解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钢轨模型的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选取Bernoulli-Euler梁或Rayleigh-Timoshenko梁模拟钢轨,采用不同类型单元离散钢轨模型,并利用显式积分方法求解车辆-轨道耦合动...  相似文献   
59.
本文在回顾主要发达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土开发的支撑作用,并总结出相关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