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新一代城市轨道用高曲线通过能力转向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和路面电车等城市轨道上 ,小半径曲线较多 ,使列车高速、平顺、安全地通过曲线的技术非常重要。为此 ,在日本交通安全环境研究所设置了可以进行曲线通过试验的转向架试验台。通过进行曲线轮轨接触状态和摩擦的影响等轮轨边界问题的研究 ,开发了高曲线通过能力的新一代城市轨道用转向架  相似文献   
142.
对车流表数据库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要开发系统功能软件,有利于实现铁路车流分析的现代化.应用该软件预测并生成六盘水南站与宣威站近期2020年的结点车流表.  相似文献   
143.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冲压工艺系统,辅助冲压工艺编制及管理。通过建立工艺内容数据库,由计算机将库中内容转换成各种工艺文件,对库中内容进行管理,并通过一定程序实现工艺内容的随机查询和统计,冲压工序图CAD实现了产品、工艺、工装设计与制造之间产品尺寸的计算机传递,提高了工效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44.
许立群  张弘 《铁道车辆》1996,34(2):48-51
本文以板块方式对货车滑动轴承燃轴事故行层层剖析,按层次查找原因,并针对本局、本单位的实际对检修工艺和检修方法了大量修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提高舱位利用率”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6.
文章在分析黄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开挖方法优缺点的比较、仿真分析及大量的实体工程经验总结,提出了适合黄土隧道的开挖方法:对含水量不高的一般黄土宜采用双侧壁导坑先拱后墙正台阶法施工;对于软弱的饱和黄土、核心部分为红色泥岩及浅埋段宜采用双侧壁导坑先墙后拱反台阶法。并对双侧壁导坑先拱后墙正台阶法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拱脚处增设锁脚锚管,在上半断面拱架下部每侧增设2根2.5m长42锁脚锚管,减少拱脚下沉;缩短上台阶长度,以利下半断面及后期工序及时施作;预留沉降量由15cm加至20cm。  相似文献   
147.
摩托车用的小排量发动机因要求采用轻量且结构简单的冷却装置,一般采用的是风冷系统,而轻型汽车及配装大排量发动机的摩托车则要求具备优异的环保性能、动力性能及静音性,所以普遍采用水冷系统。这2种冷却系统都是常用的发动机冷却方式。回顾了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在开发轻型汽车发动机的过程中由风冷方式向水冷方式转变的过程,同时,介绍了目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新技术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8.
针对隧道工程中新建隧道小角度斜下穿既有隧道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以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张家村-后卫寨区间左线盾构下穿既有1号线出入段线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进行施工参数对轨道既有隧道和轨道高差的沉降规律(重点进行对轨道高差的控制)研究。选取土仓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施工参数,其中注浆量用注浆厚度间接体现,构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给出合理的盾构施工参数建议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监测,验证给出的施工参数建议值对轨道高差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仓压力、注浆压力的增大,既有隧道的沉降和轨道高差不断减小,当其土仓压力超过0.10 MPa、注浆压力超过0.22 MPa时,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控制效果不再明显提高;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随着注浆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与注浆厚度均近似呈线性关系,因此适当增大注浆范围是控制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的有效方法;确定的施工参数建议值为0.10 MPa(土仓压力)+0.22 MPa(注浆压力)+0.23 m(注浆厚度);通过现场监测,既有地铁隧道道床上C,B,G,F四条测线上最大沉降量均在6 mm左右(小于20 mm),最大轨道高差为1.2 mm(小于4 mm),均小于规范所要求的控制值,表明以上施工参数建议值对于既有隧道沉降和轨道高差起到了很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