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通过对紧急事件发生时会危及特大型桥梁的交通安全或引起交通拥堵的可能情况逐一列举,按所列出各个应急问题的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等指标进行排序,从中找出特大型桥梁在应急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各个应急问题解决的优先程度,以便有针对地提出应急对策,为后续制定紧急事件的应急管理预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的几何安全设计是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几何安全设计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几何安全设计研究成果,从衔接部的接入间距设计、视距设计、转弯缓冲区的设计、渠化设计和控制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现行规范中衔接部几何安全设计的局限性。最后,文章建议借鉴国外已有的衔接部几何安全设计的实践经验,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衔接部几何安全设计方法,为改善高速公路匝道出口区域内的交通流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3.
以GoogleEarth软件作为观测工具,在大量观测的基础上,从匝道构造型式可能对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影响角度,总结了影响匝道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并最终将我国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分为4类. 在此基础上,以主线上游段、匝道中游段、主线下游段的车辆运行速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TISI仿真的方法,以A型出口匝道为例,分析了输入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出口转向率等因素对通行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相关参数的影响范围. 最后,在出口转向率为20%,大型车比例为40%的条件下,定量分析了各类型出口匝道通行效率随输入交通量的变化规律,比较了4种类型出口匝道通行效率的优劣,并对其适用条件和实际应用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4.
针对高速公路交织区车道变换的关键特征,立足交通流的个体车辆,从二维空间提出了车辆安全运行空间的概念;通过对纵向、侧向基本安全间距和充分安全间距的量化,划分了交织区车辆运行安全的五个等级;对比不同运行状态车辆所占运行空间的大小,确定了车辆的危险度赋值;基于此建立了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模型,明确交织区的交通安全状况为安全、临界危险、危险、非常危险和极度危险五种状态。  相似文献   
95.
袁黎  温丰涛  陆键 《中南公路工程》2010,(2):118-121,137
环境绿化目前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而且具有防护、生态保护的能力。为了充分分析、评价已建公路的工程绿化状况,对公路绿化工程进行分析评价,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目前,高速、一级公路的绿化已得到普遍重视,而作为二级公路的绿化却研究得甚少。为此,本文通过对绿化功能分析,提出了二级公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评价指标包括:边坡防护能力、路侧生态防护性以及景观效果;并结合我国江苏公路绿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回归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二级公路绿化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在实践中能够客观地评价二级公...  相似文献   
96.
我国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的几何设计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交通流"溢出"的现象时有发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区域之一。因此,研究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的交通流导入控制方式对改善高速公路匝道出口区域的交通流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接入管理的思想,对衔接部的交通流导入控制方式进行研究,从进口道拓宽交通流导入控制、交通流导入方向控制和交通流组合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出行方式/目的地选择的必要性,并以合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对出行目的地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选择枝个数的目的小区分段抽样策略,并在该抽样策略下建立了方式/目的地联合选择模型,模型结果在数学统计和符号逻辑上均达到要求;最后对联合选择模型和重力模型就本案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联合选择模型及结果与实际统计结果差值更小。  相似文献   
98.
以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VB为基础,开发了一种路面破损数据采集与评价系统,该系统以CCD摄像机所采集的路面图像为工作对象,强调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人机互动。根据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具体的设计,并阐述了图像显示、图像放大和恢复以及路面损坏范围确定和多边形面积计算等主要关键技术的VB实现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数据采集精度高。  相似文献   
99.
本文就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指标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现有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破损换算系数与实际不符的现状,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原理计算各路面破损型式换算系数值。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建立了行驶舒适性指数评价模型。根据前人所做不同路面积水深度条件下漂滑试验结果并考虑车辙形状的影响,从行车安全性角度建立了车辙评价模型。将建立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价模型用于试验路段的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姜雨  陆键  项乔君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130-135,142
区域ITS项目实施的综合排序主要受到ITS项目实施的需求程度、影响程度、实施效益以及需要实施的ITS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制约。采用DEMATEL方法对ITS项目实施的需求程度进行排序,采用层次分析法对ITS项目实施的影响程度和实施效益分别进行排序,并提出了采用线性综合排序方法对ITS项目的实施进行综合排序,最后分析ITS系统实施的内在发展规律以此对ITS系统实施的综合排序进行调整。此排序方法即考虑了项目实施的外在因素,又兼顾了项目的内在发展关系。同时将该方法用于江苏省公路ITS项目的实施排序中,避免了ITS项目实施的主观臆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