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文章利用计算机模拟路面激励,用滤波白噪声法建立了与实际路面统计规律相符的四轮时域随机激励模型,设计基于线性二次型高斯(LQG,LinearQuadraticGaussian)最优控制器的整车8-DOF人椅系统的控制器。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建立最优控制器的整车8-DOF人椅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表明该最优控制器能够保证车辆的舒适度性能。  相似文献   
92.
研究紫外/亚硫酸钠(UV/SO32-)还原体系对2,4-二氯酚(2,4-DCP)的脱氯效应,考察亚硫酸钠浓度、pH值、反应温度、电子捕获剂等对UV/SO32-体系降解污染物的影响,探索污染物脱氯过程与脱氯机理.结果表明:UV/SO32-体系可有效促进2,4-DCP的还原降解.随着亚硫酸钠浓度的升高,还原体系污染物降解效...  相似文献   
93.
基于谱分析方法对于CTV模型的易疲劳区域进行筛选,对于筛选出的舷侧纵骨切口疲劳热点区域,考虑水线附近的水压力动态折减因素进行单独校核。参考校核结果,优化纵骨切口角隅疲劳热点区域的补板结构形式,使应力平稳过渡,使疲劳寿命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4.
95.
杨娥  刘剑  陈晨 《中外公路》2012,32(5):86-89
依托肇庆市封开县S266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工程中冲击压实试验段,对冲击钻冲孔+冲击压实和冲击压实两种不同工艺下施工时对周边的振动效应、路面沉降和弯沉等进行了测试,确定周围地面和建筑物振动衰减的程度,并将两种不同工艺下的振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冲击压实工艺在乡镇道路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6.
大型宿营客车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宿营车存在车型较小、睡眠空间不足、舒适性差等缺陷,提出了使用大客车改装成可以容纳33人宿营的自行式宿营车的技术方案,并应用虚拟装配技术进行了整车结构设计。运用ANSYS软件对展开工况下的顶围和活动侧围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宿营客车展开时的刚度和强度均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实车测试中,宿营客车能满足33人同时舒适宿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陈晨 《运输车辆》2008,(8):49-49
随着公共交通快速化、无障碍的发展.为了满足乘客快速上下车及残疾人出行便利等要求,出现了一种“低入口公交车”,其主要特点是前后乘客门之间的地板为无踏步区域,其间的乘客门至少有1个一级踏步。由于降低了上下车的地板高度,可以显著提高乘客的流动速度。其后,在低入口公交车的基础上,又升级出低地板公交丰,其基本特征是整车车厢从前至后的主要通道区地板均为无踏步区域,其间所有乘客门均为一级踏步。  相似文献   
98.
特殊的答卷     
档案一词常常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而有关档案,大多数人们并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它,来源于文件、记录,是伴随国家、企业、个人成长的记录,是过往辉煌的见证,是曾经失败的明镜,也是经验积累的硕果,更是检验改革开放最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
以深圳地铁五号线五和站为工程依托,采用现场实测及数值分析等手段对偏压基坑围护稳定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不同偏压高度对围护结构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城市冷链“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时效性对冷链产品货损率和客户满意度影响很大,因此提升城市冷链末端配送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恶劣的城市交通环境及高度分散的客户常导致配送时效性难以提升. 从行程时间可靠性角度出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城市冷链末端配送站选址方法. 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冷链末端需求点网络模型,充分考虑行程时间可靠性;再利用社团检测方法,对冷链末端客户进行阶段性聚类;然后,利用度中心性和强度中心性进行选址决策;最后,对选址方案进行配送时效性评估. 通过模拟构建城市冷链末端物流需求点网络并进行选址决策,表明所提方法准确有效,能充分保证配送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