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158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危岩稳定性是科学分析崩塌灾情的关键环节。根据天文固体潮理论,分析了月球引潮力造成危岩重力效应出现昼夜交替变化的特征,建立了危岩受月球引潮力作用的荷载计算方法;分析了昼夜温差效应对危岩主控结构面内充填物吸水膨胀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膨胀力计算公式;引入月球引潮力和昼夜温差效应膨胀力修正危岩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考虑月球引潮力和昼夜温差效应后,危岩的稳定系数可降低0.96%~6.73%,坠落式危岩劣化程度更为明显。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实施危岩破坏机理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危岩稳定性是科学分析崩塌灾情的关键环节.根据天文固体潮理论,分析了月球引潮力造成危岩重力效应出现昼夜交替变化的特征,建立了危岩受月球引潮力作用的荷载计算方法;分析了昼夜温差效应对危岩主控结构面内充填物吸水膨胀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膨胀力计算公式;引入月球引潮力和昼夜温差效应膨胀力修正危岩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考虑月球引潮力和昼夜温差效应后,危岩的稳定系数可降低0.96% ~6.73%,坠落式危岩劣化程度更为明显.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实施危岩破坏机理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危岩落石防治技术体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危岩落石灾害是我国3大地质灾害之一,其防治技术包括主动和被动防治技术两大类。主动防治技术适用于勘察确定的、大型的危岩体治理,主动防治技术类型中建议优先采用支撑技术,谨慎采用清除措施。被动防治技术适用于危岩带,或线状工程受危岩落石灾害威胁下的防护。其优点是可以全面有效保护落石灾害威胁对象,但限于被动防护系统的拦截能力,通常用来拦截小型落石。被动防护系统的有效设置有赖于落石运动行为预测的可靠程度,如运动路径、弹跳高度、运动速度、动能等参数的获取。拦石网、半刚性拦石墙避免了传统刚性拦石墙的一些缺点,是较好的被动拦截措施。对于具体的危岩防治工程,主被动防治技术结合使用是较好的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74.
泥石流V型排导槽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导工程在防治泥石流灾害中是使用最广泛的工程措施,特别是V型排导槽在排泄泥石流固体物质时有着显著的作用。基于V型排导槽的受荷模式及边界条件,分别运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建立了排导槽侧墙和槽底的计算方法。并以成昆铁路三滩泥石流和枝柳线平寮站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主要进行了V型槽底的位移、地基反力及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75.
泥石流运动力学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泥石流力学模型转化机理、动力特性及动力学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分析表明:各种力学模型的适用条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动力特性中流速、流量、冲击力及磨蚀力的计算大多属于经验公式,这些公式的适用范围只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类型的泥石流,地区性很强;泥石流动力试验设备的未能及时采集有效的动力瞬时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发展思路:研发及创新泥石流动力试验设备,通过量测泥石流瞬时流速,利用频谱分析,建立泥石流流速谱,冲击力谱等重要运动参数,从而揭示泥石流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76.
在实地考查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第四纪代表性泥石流堆积剖面进行了分析;根据阶地特征、泥石流堆积剖面与地质年代的关系,白龙江流域与小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均可分为8期,白龙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主要在1.5 Ma,0.73 Ma,0.565~0.425 Ma,0.245~0.165 Ma,(116.8±9.9)ka,50~25 ka,5~4 ka,3 ka至今,小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主要在1.42 Ma,0.985 Ma,0.562~0.52 Ma,0.218 Ma,0.137 Ma,14ka,0.73 ka,3 ka至今。根据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堆积层及活动周期的分析,结合泥石流与冰期间冰期气候特征的比较,得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活动过程既具有一致性特点,也具有非平衡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77.
地震和暴雨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强烈地震,此后截止到2008年6月10日14时,4.0级以上余震次数达到206次.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在对杭州~兰州高速公路杏花村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形态分布特征等勘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边坡在天然、暴雨、暴雨+地震等3种工况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的稳定系数,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滑坡治理措施.研究表明:在暴雨和地震的共同作用下,滑坡稳定性急剧降低,极易发生失稳.此成果为该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公路边坡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学科体系、形成条件、泥石流体模型及泥石流运动及冲击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强调建立公路泥石流学的必要性,为有效防治公路泥石流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9.
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危岩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岩治理应充分认识其发育的环境条件,在正确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排水和监测工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危岩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并能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80.
笔者尝试实现损伤理论与有限元的结合(损伤有限元),并运用于对整体结构的损伤进行分析衡量.为此,以应变为损伤变量定义了新的内变量-损伤度,并在此基础上修正了J.Mazars的本构方程建立新的损伤本构方程.进而形成一种用于结构整体的强度校核方法.将这一方法运用于重庆市沙滨路排污管道试验段砼箱涵的裂缝形成的损伤机理分析和强度校核,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本方法的发展对损伤力学运用于工程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