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1.
为达到模拟汽车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瞬态工况,文章利用底盘测功机,在不同工况下给汽车加载不同的负荷,并进行测试。通过对瞬态工况下排放试验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汽车尾气排放中CO,HC,NOx在不同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时的变化趋势与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在行驶速度较低时,尾气中CO和HC的排放量较大,NOx的排放较小;行驶速度较高时,CO和HC的排放量较小,而NOx的排放较大。  相似文献   
12.
瑞雷波法是一种岩土原位测试方法.主要利用在分层介质中瑞雷面波速度的频散特性以及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相关性。文章介绍了瑞雷波法在内蒙古巴新麻高速公路新麻四标巨粒土路基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根据测得的各个深度范围内的瑞雷波速VR。分析篮派冲击压路机压实巨粒土路基的效果,定量给出压实度值。  相似文献   
13.
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将原路面废旧沥青混合料充分利用,而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老化变硬,粘度增大,性能衰退,需要掺加一定比例的再生剂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马歇尔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分析单位再生剂用量与综合马歇尔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马歇尔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指标分别为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各指标的权重为0. 125、0. 375、0. 125、0. 375;(2)再生剂用量由1%增加至5%时,综合性能评分增长率分别为2. 45%、0. 30%、-0. 10%、0. 60%;(3)施工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再生剂用量为2%。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陈维,作为一名80后,应该说完全是沐浴在改革开放暖暖春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参与了船载危险品安全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一线工作,全程参与了海事开箱查验的整个发展过程,见证了水监体制改革2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一次尝试:独创海事三步开箱查验2002年,"韩进宾夕法尼亚"轮从中国装载的疑似危险货物起火燃烧,导致船货尽毁,震惊了全球航运界,也  相似文献   
15.
潜堤是防止海岸侵蚀的常用护岸建筑物,准确的掌握潜堤前后水动力特性十分必要.本文以斜坡上梯形潜堤为研究对象,基于港池沿岸流实验,通过变换潜堤的位置来分析潜堤对平均沿岸流的影响,通过增加潜堤来观察其对沿岸流不稳定波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潜堤离岸越近,垂直岸方向的沿岸流分布有向岸偏移的趋势,同时,会使得沿岸方向上游流速增加越大,使总的沿岸方向的流速分布更均匀;增加潜堤会使沿岸流不稳定某些频率的波动明显加强,同时也会使沿岸流不稳定波动出现新的高频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三维圆柱绕流的研究主要关注仿真精度,且单圆柱尾涡结构的分析较多,对于串列三圆柱绕流特征的研究较少。使用FLUENT软件对雷诺数为2.25×106在不同间距比下串列三圆柱的湍流模型进行三维模拟。运用Gambit软件对流场进行建模,并对圆柱临近水域网格进行加密,对串列三圆柱进行三维大涡模拟(LES);取间距比L/D(L为两圆柱间的距离,D为圆柱直径)为1.0、2.0和3.0,选取三维模拟中3个不同切面高度(距离水面0、2.25和4.40 m)研究速度场、压力场和涡量场的湍流特性。结果表明:三维模拟证实了表层的涡量变化显著,在连续圆柱后存在回流区域与间距比有强相关性;同时,3个不同切面的速度场变化较小,压力场变化甚微。  相似文献   
17.
在对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4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详细解释应力吸收层技术发展现状,探讨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旋转压实剪切试验(GTM)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香丽高速虎跳峡地下立交工程是香丽高速公路关键控制工程之一,为国内目前断面最大的山区地下立交隧道。该工程的超大断面隧道中间外凸处最大开挖跨度达28.96 m,拱顶呈扁平状,施工时易引起围岩松弛失稳、坍塌; 有无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复杂、受偏压影响较大,施工时易引起初期支护开裂。为满足快速施工及安全要求,对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将连拱隧道先行洞中侧拱脚设计成扩大式拱脚,2层支护结构改为3层。针对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加强支护,注浆后采用二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相比最初采用的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效率提高近3倍,大幅提高施工速度。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该施工方法有效可行,能够达到施工目的及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桥梁调查及检测结果,确定各项修正系数,采用基于检测结果以检算为主的评定方法对旧桥主梁进行承载能力评定;选取典型桥梁进行荷载试验,验证并修正评定方法中相应系数,进而推广至全线桥梁使用。  相似文献   
20.
准确预测和控制隧道变形是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重点.针对目前隧道围岩变形时间序列预测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高斯过程(GP)-差异进化算法(DE)的隧道变形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根据隧道自动化监测结果进行多变量相空间重构,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降低输入维数.在此基础上采用GP-DE模型进行隧道变形预测研究.以吉林省高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