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37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84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The micro-crystalline diamond (MCD) and fine-grained diamond (FGD) films are deposited on commercial silicon nitride inserts by the hot-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FCVD) method. The friction and cutting properties of as-deposited MCD and FGD films coated silicon nitride (Si3N4) inserts a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Raman spectroscopy are adopt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posited diamond films. The friction tests are conducted on a ball-on-plate type reciprocating friction tester in ambient air using Co-cemented tungsten carbide (WC-Co), Si3N4 and ball-bearing steel (BBS) balls as the mating materials of the diamond films. For sliding against WC-Co, Si3N4 and BBS, the FGD film presents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s than the MCD film. However, after sliding against Si3N4, the FGD film is subject to more severe wear than the MCD film.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as-deposited MCD and FGD coated Si3N4 inserts is examined in dry turni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GFRP) composite materials, comparing with the uncoated Si3N4 inser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fetime of Si3N4 inserts can be prolonged by depositing the MCD or FGD film on them and the FGD coated insert shows longer cutting lifetime than the MCD coated one.  相似文献   
152.
FWD和承载板在路基强度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路基顶面采用定点测试的方式,分别进行了落锤式弯沉仪(FWD)测试和承载板测试,并根据测得的弯沉反演得到路基模量,对弯沉与反算模量进行分析,FWD在精度、稳定性和检测效率方面优于承载板法,FWD法与承载板法测得的路面弯沉值以及反算模量值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为FWD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3.
由铁和氮两种元素组成的多种铁氮化合物因为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耐磨性和磁学性能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铁和氧组成的各种氧化物因其特殊的磁学性能也在不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由铁、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复合粉体材料的研究却未见报导。因此研究Fe-N-O复合粉体材料的制舒技术和性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4.
以某罐装车型为研究对象,基于ADMAS/CAR定制了整车各部件动力学模型与模板,采用MSC.Simdesigner for CATIA定制了驾驶室模型,并将各部件组装为虚拟样车.基于稳态回转等仿真试验验证了虚拟样车的操纵稳定性;结合实车路试结果对比了虚拟样车与实车动态特性的一致性,并基于虚拟样车研究了多种工况下车辆的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155.
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隶属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研究在发生各种应急事件时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时实施交通应急决策、组织和管理措施,以实现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最小化,社会资源消耗最少化.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框架分为理论框架和系统框架:理论框架在分析各类应急事件的致灾机理、影响范围等因素后,将应急事件分为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四种类型,并时各类应急事件研究内容进行理论描述;系统框架将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分为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及通信传输系统,并对应急事件的响应程序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56.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农村公路事故率明显高于国道和省道。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故从我国当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建设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并借鉴等级公路安全设施设置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审核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7.
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隶属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研究在发生各种应急事件时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时实施交通应急决策、组织和管理措施,以实现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最小化.社会资源消耗最少化。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框架分为理论框架和系统框架:理论框架在分析各类应急事件的致灾机理、影响范围等因素后,将应急事件分为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四种类型,并对各类应急事件研究内容进行理论描述;系统框架将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分为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及通信传输系统,并对应急事件的响应程序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58.
同一段铁路线路多次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数据间普遍存在一定的里程偏移,若直接使用存在里程偏差的数据参与计算或分析,结果有较大误差,无法保证现场养护维修的效果。文中提出了1种里程自动校正的优化模型,并结合轨道几何状态数据,按照数据预处理、建立校正基库、初步校正及精确校正4个步骤,编制软件实现了该优化方法,从而解决了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数据间的里程偏差问题。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正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9.
为了明确寒区框架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建立了框架锚杆支护冻土边坡的水热力耦合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求解,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编写了计算程序,并通过已有的试验考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算例分析给出了边坡温度场、水分场、应力场和支护结构冻融反应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坡面上部受气温影响较大,融化时活动层含水量接近饱和,坡脚附近出现过饱和的“水泡”;冻结时剪应力最大值是融化时的2倍,且分布均匀,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融化时剪应力在活动层和稳定冻土层交界面发生突变,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该交界面是潜在滑移面;在一个冻融周期内,锚杆轴力、立柱内力和水平位移均先增大后减小,且随坡高逐渐增大,3种工况下结构内力和水平位移的关系为冻结时大于融化时大于初始时;冻胀时各层锚杆锚头处轴力增量最明显,增幅沿杆轴方向逐渐减小,融化时锚杆轴力和立柱内力大幅减小,且留有残余变形。因此,框架锚杆支护冻土边坡时,建议支护结构应按冻胀工况进行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160.
本文旨在纪念苏伊士事件(即1956年11月英法两国入侵埃及)50周年而写,原载于美国海战学院院刊2006年秋季刊。很明显,50年前发生的这次事件以及幕后的政治和军事博弈对今天的战略决策者来说仍会有所启发。我们从苏伊士战争中得出最重要的结论是,有缺陷的政治决定往往会导致有缺陷的作战战略。苏伊士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坏名,但若仅从军事角度来看,英法联军的海空军人员、突击队员和伞兵的表现还是异常出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