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21.
韩明 《摩托车》2006,(4):37-37
一、调整四缸机化油器平衡的步骤 1.首先清洗化油器。检查并调节油平面的高度,让四个化油器的油平面高度一致,最好达到出厂规定值。  相似文献   
22.
23.
24.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OA) has applications in continuous space of swarm intelligence. In the fields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modeling, SOA was proposed to research a set of optimized parameters in PEMFC polariza-tion curve model.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ean square error of the optimization modeling strategy was only 6.9 × 10-23. Hence, the optimization model could fit the experiment data with high precision.  相似文献   
25.
文章介绍了隧道瓦斯工区等级可拓法评价流程,并将瓦斯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隧道工程领域,对影响隧道工区瓦斯赋存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SMART指标体系设计准则,建立了隧道工区瓦斯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瓦斯工区等级评价物元模型。通过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韩明 《交通工程科技》2002,(4):29-30,38
本文在调查硬石岭车站地面塌陷情况的基础上,对塌陷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特性建模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模型难以用于控制系统的设计,为此,提出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PEMFC系统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模糊逻辑控制器(FLC).采用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控制,实现了对PEMFC系统输出电压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PEMFC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助于改进PEMFC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双模控制能有效地抑制扰动,改善PEMFC系统的输出特性,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证明所建立的控制模型可用于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8.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所用的含有铂黑或碳载铂电催化剂的多孔气体扩散电极,采用循环2伏安技术和塔菲尔曲线法,以氢、氧为反应气,对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Pt/Nafion界面的氧还原电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铂黑为电催化剂、Nafion117为电解质制备了膜&电极组件,分析了电极结构、电池结构和操作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层内的聚四氯乙烯(PTFE)和质子导体Nafion的含量都有一最佳值范围,过少不能提供足够的反应界面、气体通道和质子通道;过多则增大气体和质子传递阻力.提高温度和压力将改善电池内电化学反应和传质.良好的电池结构将有利于电池排水和减小接触电阻.  相似文献   
30.
以铂黑为电催化剂、Nafion117为电解质制备了膜&电极组件,分析了电极结构、电池结构和操作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层内的聚四氟乙烯(PTFE)和质子导体Nafion的含量都有一最佳值范围,过少不能提供足够的反应界面、气体通道和质子通道;过多则增大气体和质子传递阻力.提高温度和压力将改善电池内电化学反应和传质.良好的电池结构将有利于电池排水和减小接触电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