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34篇
综合类   93篇
水路运输   87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分析隧道塌方的特点,介绍处理塌方的具体措施,阐述隧道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为隧道施工和处理塌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2.
胖涛 《隧道建设》2007,27(3):47-50
合川车站超大跨双联拱明洞位于遂渝铁路合川车站站场填方内,明洞全长71.5m,洞门为斜切式,单孔内轮廓净宽17.32m,双联拱结构最大宽度达45.2m,拱顶填土高约9m,为大跨度高填方公路与铁路立交明洞,主要介绍该明洞主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93.
揣涛 《中国电动车》2007,(5):169-170
总结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以及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措施,论证了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394.
高掺量胶粉沥青因稠度过大和胶粉分布不均,严重影响沥青的应用品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易堵塞管道。为了改善胶粉沥青的稠度,依据橡胶粉和沥青相容性原理,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对胶改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胶粉掺量为30%的胶改沥青中提取的有效胶粉含量为18.8%,说明胶粉在掺入沥青时有一部分发生了反应;高温在使橡胶氧化断链形成更多的COOH和CO基团的同时,造成沥青中饱和分的挥发和芳香分的脱水,降低了高掺量胶改沥青的相容性,说明添加活化剂为研究高掺量胶改沥青增容的主要方向;活性聚合剂中有与沥青饱和分相容的C链和与芳香分相容的苯环,可改善橡胶粉和沥青的相容性,降低胶改沥青的稠度;含30%胶粉的胶改沥青被溶剂刻蚀后,其表面在SEM下能观察到尺寸小于30μm且分布相对均匀的白色颗粒;活性聚合剂能在不提升施工温度的条件下有效解决高掺量胶粉沥青稠度过大和胶粉分部不均等问题,提高胶粉沥青的应用品质。  相似文献   
395.
不同路况下汽车行驶工况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开发的一套车载测试系统,采用双参数法(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转矩)对试验车辆在不同道路上行驶时的实际行驶工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比较了不同路况下车辆行驶工况分布以及档位使用概率的差别,为试验车辆传动系统及发动机性能的优化匹配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96.
近几年,随着京津地区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本脆弱的城市交通变得不堪重负,因此加快建立环渤海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97.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纤维模型的,求解双向压弯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截面自然坐标系的转动曲率和平均压缩应变为基本变量建立构件刚度矩阵。已知结构配筋,根据截面内力求解截面曲率时,采用牛顿法,收敛速度快;已知结构配筋、轴力和一个方向的弯矩,求解另一方向的极限弯矩时,采用双层迭代算法,外层迭代采用二分法,内层迭代采用牛顿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求得截面的极限承载力,还可以得到截面的等效屈服刚度。适用于任意多边形截面。截面割线刚度矩阵的推导仅要求截面满足平截面假设,适用于多种材料。编程实现了该非线性计算方法,经验证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收敛性良好。  相似文献   
398.
为了判断舰艇编队规避的有效性,必须考虑编队内部所有舰艇的规避情况,以确保各舰的相对航向线均满足约束条件限制。为此,针对方位队编队队形特点,提出一种绘算方法。以机动态势为基础,通过分析方位队队形相对运动带与规避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方位队编队整体规避距离,从而解决编队整体规避航向的解算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399.
针对船舶发展过程中系泊系统带缆桩的高承载能力和布置空间受限的设计问题,分析国内外军民船舶带缆桩设计规范的流程及其区别,考虑带缆桩结构强度和使用方式,确定几种提高带缆桩承载能力的方法,能有效满足带缆桩的高承载负荷和布置空间要求。  相似文献   
400.
郭涛 《水运工程》2016,(1):99-105
针对长江航道智能化的发展需求,结合长江航道线长且点多、航道要素种类众多且变化频繁复杂的特点,首先通过智能航道概念、物理框架、逻辑框架的提出,完成其顶层设计,并构建其数据资源规范体系以及航道业务模型;其次,通过航道水位预测预报、智能导助航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解决制约智能航道发展的技术瓶颈;最后,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完成研究成果的转化,并总结提炼出智能航道建设评估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