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27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吴寻  陆键  项乔君 《公路》2007,(3):156-160
为评价公路平面交叉口结构损坏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遵循表征性、综合性、明确性、实用性的原则,对交叉口功能区内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照明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提出了22项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两两比较确定指标相对重要性,建立了安全养护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保障和养护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2.
ETC系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过程中首要并关键的一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科学性、全面综合性、可比性、协调性、实用性原则。指标析取的主要方法有定性分析、排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论文在定性分析了ETC系统在交通性能、交通安全、能源与环境及收费营运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对如何度量ETC系统在这几方面产生的效益进行了研究。根据指标确定的原则,采用相应的方法,建立了ETC系统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为ETC评价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诊断方法是从平面交叉口现有的状况出发,以工程的角度,采用非事故分析、现场调查来判断产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一种预防性方法。通过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可行、有效的简单工具辅助管理部门,改善交叉口安全,提高公路系统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公路出行者信息服务短信发布的设计方法,从信息需求分析、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5个方面对发布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进行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公路出行者信息服务短信发布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65.
网络设计问题通常以最小化系统的总出行费用作为优化的唯一目标,所求得的最优解往往不能满足交通工程的实际要求。本文分析了在道路交通规划的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公平性和优先性问题,以网络设计问题的经典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公平和优先的网络设计问题数学模型,针对模型的特征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最后,以一个实验道路网的分析为例,说明了数学模型和遗传算法的具体应用。该实例表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能够为交通规划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协助决策者做出科学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6.
67.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综合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路网效率,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目前道路网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交叉口处固有的通行能力大小,是交叉口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同时这也与车辆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本文引入交叉口极限通行能力的有序度的概念,为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给出一种简便而又通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68.
轨道交通枢纽站视觉导向系统的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轨道交通枢纽的视觉导向系统是为了让乘客便捷地达到乘车、下车、出站、换乘的目的,将各种类型的标识按一定关系组成,以"导航"为目的而设计的视觉信息系统,以视觉的方式传达关于环境、方位的信息,给与乘客识别上的帮助.从轨道交通枢纽站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组成及功能、乘客行为分析等方面分析其视觉导向系统的内容与设置,进而提出系统的评价体系.并以轨道交通枢纽站上海南站为例,对其视觉导向系统进行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69.
以GoogleEarth软件作为观测工具,在大量观测的基础上,从匝道构造型式可能对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影响角度,总结了影响匝道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并最终将我国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分为4类. 在此基础上,以主线上游段、匝道中游段、主线下游段的车辆运行速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TISI仿真的方法,以A型出口匝道为例,分析了输入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出口转向率等因素对通行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相关参数的影响范围. 最后,在出口转向率为20%,大型车比例为40%的条件下,定量分析了各类型出口匝道通行效率随输入交通量的变化规律,比较了4种类型出口匝道通行效率的优劣,并对其适用条件和实际应用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出行方式/目的地选择的必要性,并以合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对出行目的地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选择枝个数的目的小区分段抽样策略,并在该抽样策略下建立了方式/目的地联合选择模型,模型结果在数学统计和符号逻辑上均达到要求;最后对联合选择模型和重力模型就本案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联合选择模型及结果与实际统计结果差值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