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针对交通组织设计工作规范性不强、方案不够科学和精细化、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 36670—2018) 制订工作。该标准已完成审定,并将在2019 年5 月1 日起正式实施。首先介绍了当前交通组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标准制订的缘由;然后,对标准整体架构进行梳理,简述了各章节设置的目的以及主要内容;最后,按标准章节顺序,结合交通组织设计工作中的需求、出现的问题以及标准制订过程中的调研成果,对各章节的关键条文设置的目的、含义、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条文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标准制订意义,介绍标准的主要内容,解读关键条文,希望能够为标准的理解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建设部《关于实施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意见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各城市实施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的“畅通工程”,大力解决道路交通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了推动“畅通工程”的实施,须制定一套城市交通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以便能真实地反映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及时检验“畅通工程”实施的效果;同时,通过评价来发挥导向作用和典型示范效应,促进各地交通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道路交通拥堵程度的准确判别是交通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基础,不同交通拥堵程度既有客观层面的体现,也有驾驶人的主观感受.为兼顾交通拥堵的外在表现和实际行车感受,以车辆首次停车排队至通过路口的时间与信号控制周期的比值为基础建立排队时间指数(QTI),用于信号控制路口交通拥堵程度评价,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采集不同城市典型信号控制路口的高峰运行数据,获得排队时间指数、车辆排队长度和车辆延误等结果,对比分析了排队时间指数与车辆延误和排队长度的关系,研究了不同拥堵状态下排队时间指数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排队时间指数与车辆延误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采用排队时间指数评价路口拥堵是可行和有效的,且利用排队时间指数可以发现路口潜在的配时不合理情况.结合现有常用拥堵程度分级方法,将拥交通状态划分为严重拥堵、中度拥堵、轻度拥堵和畅通4个等级,并以采集的路口排队时间指数为样本,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得到不同拥堵等级下的排队时间指数的阈值,用以刻画信号控制路口的交通拥堵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停车矛盾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首先,探讨了停车需求是否必须满足路内停车的功能定位以及如何缓解停车问题。其次,从法规政策的角度定义停车,分析法律法规关于路内停车管理的规定。然后,总结路内停车现行的收费标准和违法成本,分析国外及国内部分城市严管路内停车产生的多赢效果。最后,提出了以严管路内停车为突破口来缓解城市停车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源头治理是城市工程车管理链条中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最薄弱的一环,存在管理盲区。本文从“人、车、企、道路、工地”五大源头总结梳理工程车源头治理中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结合业务特点和各地经验做法,针对性提出六大对策建议,具有可实施性,可有效强化工程车源头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