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60篇
公路运输   722篇
综合类   301篇
水路运输   422篇
铁路运输   341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为提高大型邮轮进出海港通航宽度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发生搁浅事故,在《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中提出的船舶通航宽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邮轮自身操作特性、航行基本尺度所需通航宽度、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等影响因素,构建大型邮轮进出海港所需通航宽度计算模型。运用MATLAB开发计算软件,以快速实现不同航行长度、风速、海流流速情况下通航宽度的计算与分析。以"天海新世纪"号邮轮进出青岛港为例,分别应用"规范"和优化模型进行计算,验证计算模型和软件的有效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922.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轻型材料在减轻设备重量、提高设备强度方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海军舰艇显控台对重量和强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将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成功应用到海军舰艇显控台上已成当务之急。以碳纤维碳丝的制备与分类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为基础,详细阐述了海军舰艇显控台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设计及工艺流程,其中包括分型设计、模具设计以及RTM工艺等,并对制造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显控台进行摆锤冲击试验,验证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以及其应用在海军舰艇显控台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23.
以在武汉纸坊站和武昌南站进行道床横向阻力现场测试获取的标准道床横向阻力不同的测点实测数据作为初始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无缝线路稳定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站区无缝线路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轨枕端头道砟缺失区段标准道床横向阻力偏小,且容许温升小于规范要求,应及时维修;利用移动加载车进行定点静态加载试验,推导出轨枕横向位移与车测钢轨横向位移的线性关系;通过移动加载试验,提出移动加载时轨枕横向位移不应大于0.60 mm的限值;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移动加载时的轨枕横向位移曲线,现场发现轨枕横向位移超过0.60 mm的区段道床明显破坏,应及时补充道砟并捣固以确保无缝线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4.
传统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以人检为主,劳动强度较高,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且存在漏判和误判,难以有效保障接发列车作业质量。运用图像识别、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及系统集成技术,提出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方案,对车站接发列车的图像、视频、车轮踏面温度、车辆运行声音等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提供车辆异常状态识别和报警功能,实现接发列车作业从"人检"向"机检"、"室外"向"室内"、"静态"向"动态"的转变。该系统方案对提升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探索接发列车作业新模式,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5.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增加的同时就伴随着很多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的出现,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且舒适的出行环境,就需要加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解决路面存在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926.
Numerical research of flow past a circular cylinder with a splitter at the sub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region of 5 × 10~4—9 × 10~4 was researched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hrough solving twodimensional incompressible un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URANS) equations with the 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 k-ω turbulence model. Three different grid resolutions were employed in th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dopted turbulence model. Various flui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trouhal number, lift coefficient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splitter with respect to various splitter lengths and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lift coefficient ratio of the splitter over the cylinder remains near 1.6 when the splitter length is 1.5—4 times the cylinder's diameter. Vortex shedding is strongly inhibited when the splitter length is greater than a critical value of around four times the cylinder's diameter.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the lift coefficient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of the splitter varies between-30?and 30?. The maximal lift coefficients are reached when the splitter length is about 2 times the cylinder's diameter. Besides, the splitter length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eparation angle around the cylinder.  相似文献   
927.
凸极率的改变会给齿槽转矩带来影响,同时相比较表贴式的结构,其更复杂的结构所带来的谐波也对电机的减振带来巨大的冲击。针对凸极效应所产生的问题,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以及Ansys有限元仿真平台,对一台具有凸极效应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研究,对不同凸极率对电机齿槽转矩以及径向电磁力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三维结构的定子冲片模态进行分析,讨论了可能产生共振的频率。最后,将径向电磁力与有限元模型相耦合,对电机的电磁力引起的振动进行谐响应分析,为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凸极率选择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8.
针对船舶串口接口的电子设备数据共享问题,提出了1种技术方案。利用配对的虚拟串口和自行开发的串口转发软件,将1个物理串口的数据转发到多个虚拟串口上去,应用软件可以继续利用串口模式,实现数据的读取,方便了新软件系统的开发,也避免了更改已有的软件系统,便于船舶计算机多软件系统的集成和协同,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船舶的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929.
针对约束优化问题的特点,给出一种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将差分进化算法做了适当修正,在初始化中加入迁移操作,依据违反约束度函数和原目标函数进行选择操作,当个体的违反约束度在容忍度以外时,通过违反约束度函数更新个体,当个体的违反约束度在容忍度以内时,通过原目标函数更新个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求解约束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30.
马亮 《交通标准化》2012,(14):77-79
通过水泥砂浆沉入度试验,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用水量、外加剂等参数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混合料凝结时间随水泥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宾汉姆模型,研究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流变特性,并提出了新拌流态水泥粉煤灰浆体的对数形式流变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