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6篇 |
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05篇 |
综合类 | 366篇 |
水路运输 | 455篇 |
铁路运输 | 366篇 |
综合运输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为优化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形式,以成昆铁路攀枝花金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新型索梁锚固形式-梁顶锚固结构,用以改进其锚固受力性质,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比分析该种新型受力形式与传统锚固结构受力性能的区别,并通过缩尺模型静载试验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梁顶混凝土锚固结构的各向应力指标均优于传统锚固结构,其锚固点与腹板形心处同一垂直面,大幅减小了横向偏心弯矩和次应力,更有利于应力传递平顺。此外,现场试验显示各测点相对残余应变均小于20%,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综上所述,新型索梁锚固形式在试验荷载下处于正常弹性工作状态,在设计索力工况下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并具备足够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43.
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既是承重结构,又兼作车辆的走行和导向轨道.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车辆系统对轨道梁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严格的要求.由于轨道梁为底部开口的薄壁钢结构,抗扭刚度较小,导致曲线轨道梁适用跨径较小,给工程建设带来困难.提出在左右线轨道梁之间设置横梁的结构方案,增加轨道梁的整体刚度,有效减小曲线轨道... 相似文献
44.
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IGS站数据进行批处理,并结合国际地球力学服务组织(IGS)跟踪站部分站点所构成的控制网数据进行基线解算,求得GPS基线向量、测站坐标以及测站速度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基线的各坐标分量上的中误差不超过10 mm,基线长度的中误差不超过3 mm,平面坐标精度都处于毫米级,满足高精度基线解算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6.
正四十载风雨无阻推动科技创新促交通强国,新时代继往开来服务大局助铁路先行。从科技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中国铁道学会与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潮同步伐,与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奋斗历程共命运,与政府和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心连心。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铁道行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学会构筑起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到经营管理、运营维护全产业链的科技工作者活动网络,建立起包括政府和企业、铁路院校、科研院所等来自各领域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8.
49.
<正> 随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油脂经营发生了极大的变革。油脂运输作为油脂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必然也要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下,应怎样认识油脂运输所发生的变化?又如何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将要采取什么措施促进油脂运输的发展?这些都是每一个国有油脂企业必须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问题。下面结合当前油脂运输的现状,特别是天津市油脂集团运输实际,谈谈个人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50.
桥梁作为现代交通建设运营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录人作为支持,然而在当前的信息收集工作中,通常以人工操作方式来开展,因此桥梁工程施工BIM模型信息的精准程度和时效性无法得到充足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进度及成本也会受此影响.因此,研究将建筑信息模型与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结合,以优势互补的形式构建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