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60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挖孔施工分为成孔阶段和成桩阶段,其中成孔施工中容易发生渗水、涌泥、流砂等问题。文中主要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22.
笔者针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常用的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以属性数学评价模型为主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综合评价系统.二者相结合使评价系统更科学、精确,并以实例介绍该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23.
为应对大湾区发展新形势,探索广州市—顺德区公共交通同城化发展策略,提升两地公共交通辐射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广顺两地同城化发展基础、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摸清两地同城化发展客流特征,并找出了两地同城化发展存在的壁垒。从构建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多网融合、主动融入湾区交通体系、区域一体化公交管理模式、统一完善的管理决策机制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广顺同城化发展的策略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24.
如何控制隧道变形和地表沉降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问题。青岛地铁四号线静沙区间位于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以此隧道开挖工程为背景,总结岩土体变形的因素,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隧道开挖的三维数值模型,对隧道洞身处于不同的地层开挖造成的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穿越的土层类型由较坚硬岩变为全坚硬岩时,围岩稳定性逐渐变好,隧道开挖对土层的扰动减小,致使地表沉降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25.
文章介绍了3类温拌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温拌技术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其所带来的效益与面临的挑战,为温拌技术在我国道路交通工程领域的推广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6.
吹填土路基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较显著的变形,危害极大。因此,为探究吹填土的固结变形规律,进行了分级加载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加载条件下,吹填土固结具有非线性特征;与Kelvin模型、Burgers模型对比,用四元件固结模型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吹填土的固结行为;论证了四元件模型应用于其他软土固结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了模型方程中物理参数(η_1、η_2、E_1、E_2)变化特征;提出基于四元件固结模型的软土路基固结沉降预测方程,结合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7.
对DF7G型机车的电磁干扰问题做了基本描述,对机车上的各种骚扰源、传播路径和敏感体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消除或减弱骚扰源、阻断传播路径及增强电子装置电磁兼容能力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228.
定子绕组组件是有限转角力矩电机的核心部件,针对其单线、多极、双向缠绕、双向排线绕法、张力的稳定控制和均匀紧密排线的工艺要求及现有纯手工绕制生产方式存在的绕制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产品一致性、质量稳定性差,以及无法满足批量化生产的问题,采用“双驱动”控制方法设计制造自动绕线机,分析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通过进行绕制试验以及对比绕制前后理论与实际数据,表明该设备能够满足产品使用所要求的批量化自动绕制。  相似文献   
229.
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溢油跟踪浮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内河环境和船舶污染事故特点,开发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新型溢油浮标跟踪系统.该浮标系统通过水面浮标体系的相关传感系统和岸基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内河船舶溢油的实时跟踪与监测,对于应对内河溢油污染事故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0.
在路桥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使路桥之间的刚度逐渐变化,减少路桥间差异沉降,防止桥头跳车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