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60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61.
介绍了小轮径转向架、内侧轴箱悬挂式独立轮对二轴转向架、单轮对转向架、独立轮对单轴转向架、独轨车辆走行部,以及自动导向交通系统(AGT)走行部等六类应用于城市轻轨车辆的典型走行部实例。立足于我国国情,对有轨电车、独轨交通、AGT等轻轨交通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62.
结合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跨宝中铁路立交特大桥第29孔箱梁跨宝中铁路架设施工,介绍了在保证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组织施工,在短时间内利用铁路局天窗时间,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原接触网支柱迁改、714.8 t箱梁架设及桥面附属的施工。其成果为我国高铁建设中上跨营业线架梁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63.
264.
韩超 《商用汽车》2014,(7):99-100
正现在,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卡车驾驶员是那种生活邋里邋遢,不拘小节,整日泡在驾驶室内,没有任何生活情趣的人。而我作为新一代的卡车人,一定要展现出不一样的生活面貌,改变其他人对卡车人的偏见。在卡车圈内,每年都会涌进大量"80后""90后"新人,他们不但文化水平普遍胜过前辈,而且大都在父辈的谆谆教诲下掌握了精湛的驾驶技术。此次记者采访的中国重汽HOWO A7车主——刘玉进,便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65.
对于整车制造的涂装而言,为了更好地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水性漆喷涂作为首选,而为之适配的外加电喷涂设备也越来越普及,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就是国内首个采用水性漆喷涂的公司。文章结合现场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高压故障,从设备维护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压问题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成果,为外加电高压喷涂设备的维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维。  相似文献   
266.
国内四大车展之一的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为:成都车展)于8月30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值此新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之际,2013成都车展在“缤纷车展.炫动蓉城”的全新主题下,见证更大规模——首次启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的全部9个展馆及室外场地,展出面积达14万平方米;更高水准——国内外汽车巨头扩容亮相,多达7个品牌的展位面积逼近2000平米,各类首发车型引爆现场;更优规划——开展多元化的同期活动,并全面服务展商、观众和媒体。  相似文献   
267.
268.
介绍了独立旋转车轮发展的一个多世纪中,世界各国研制开发的高速列车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变轨距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及低地板轻轨车转向架。着重以牵引电机的布置方式,分析了各类100%低地板轻轨车的独立旋转车轮动力转向架结构。并介绍了独立旋转车轮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9.
综合分析国内外屏蔽门系统结构仿真分析方法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提出一种通过均布点荷载模拟等效面载荷的结构测试方法,并在工程样机上进行实例验证。仿真分析及实例验证表明,该测试方法满足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70.
通过自制的人工降水仪器,在常德—吉首高速公路路面现场进行中央分隔带降雨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填土的初始含水量和空隙率与排水情况之间的联系,即中央分隔带填土初始含水量和孔隙比越大水渗透的速度越快,横向排水管的出水时间越短。估算出中央分隔带的排水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以此来评估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能力与效率。阐述了该路段的中央分隔带在排水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改善中央分隔带排水的建议:(1)在横向排水管埋设的位置设计小窨井,以便于清理,并保证横向排水管的排水能力;(2)可将中央分隔带汇水直接排入人孔,在每个人孔处须预埋管径能满足流量要求的横向排水管;(3)改变中央分隔带内渗沟集水井尺寸,增大集水井的汇水能力,并及时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路基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