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较厚抛石棱体区域建设的高桩码头结构,按照传统平面模式计算桩基受力可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建议按照空间整体设计模式,考虑变形影响分析接岸结构区域桩基的内力,以确保接岸结构区域码头桩基使用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组合浮囊型浮式防波堤结构,提出了三种不同组合的结构方案,并通过Flow-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在中等水深的长周期波条件下的消浪性能。并得到以下结论:浮囊按矩形布置的组合型式比按三角形布置的组合型式消浪效果更好;无论是矩形布置还是三角形布置,双层浮囊排列的浮式防波堤在D/d>0.5或B/L>0.3的情况下均可以达到消减一半波能的目的;相比箱板式浮式防波堤,板阻式可以通过扰动底部水质点运动进一步提高浮式防波堤的消浪性能。同时,针对板阻式结构,由于下部浮囊在横断面方向不是整排布置,本文引入关于下部浮囊宽度的修正系数对相对吃水进行修正,结果表明,除下部浮囊个数的影响外,其透射系数还可能与波浪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结合现代造船模式和精益造船思想,实现壳舾涂一体化生产须从管理方面进行改进,因此提出实施全托盘化管理,即在船舶企业中分别进行船体、舾装和涂装等3种托盘化管理,将托盘贯穿于壳舾涂作业中的设计、采购、集配与生产等环节,建立以托盘物流为核心的壳舾涂一体化生产,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壳舾涂一体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马瑞 《铁道通信信号》2001,37(12):34-35
1 问题的产生 举例1 在电气集中车站,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2组背向道岔之间距离较近时,应设绝缘节,但由于限界要求所限,该绝缘节处一般不设调车信号机防护,而根据调车作业的需要在2组背向(或1组)道岔岔前设置调车信号机,如图1处D10、D30.  相似文献   
15.
车内多通道自适应主动降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有源噪声控制算法和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滤波-X LMS算法的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模型,利用自适应离线建模方法建立了次级声通道模型,搭建了有源噪声控制的硬件实验系统,对客车车厢内的噪声进行控制试验,获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非机动交通是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却常常面临路权难以保障、规划难以落地、设计难以优先的困境。这与市域非机动交通OD量化预测缺乏、道路网非机动交通效益量化评价缺位、断面非机动交通构成及分布规律分析缺失不无关系。以河北省沧州市主城区为实证样本,从市域、网络、断面3个视角研究中小城市非机动交通空间,建立慢行热力空间,慢行岛、核、辐,慢行源、汇、集3类空间分析模型。提出交通廊道、健康休闲网络两类非机动交通网络及其文体活动策划,并对典型断面通勤与休闲非机动交通流量大数据检测及其与气候环境和交通政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小城市非机动交通优先发展、网络规划及文化传播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瑞 《铁道通信信号》2000,36(12):13-14
目前,AutoCAD绘图软件已普遍用于信号专业的工程设计.因为AutoLISP语言是AutoCAD的主要编程语言,设计信号图的程序以及Auto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有许多是用AutoLISP语言编制的,因此设计人员学习和掌握AutoLISP语言,当设计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可通过自编程序来解决,更好地发挥设计人员的智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旋转压实法(SGC)设计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设计空隙率,对矿料级配进行优化,利用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由于Superpave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面服务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优越性,已得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旋转压实法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用于实体工程的建设中,用以解决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马瑞  魏芸  刘晅亚  陈晔 《港工技术》2021,58(4):98-103
本文基于多年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经验,对大型筒仓积聚煤炭升温过程及可燃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以指导筒仓相关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安全设施的设置。研究结果表明:热值对可燃气体浓度极值及变化规律基本没有影响,并非煤炭堆放得越多升温极值越高;对于初始温度为27℃的煤炭,堆放15天后的最大升温约为26℃(1/2载条件),煤炭最大温度约为53℃,接近温度报警阈值;考虑夏季高温的不利情况,建议筒仓长期半载情况下煤炭堆放时间不超过7天;建议在筒仓中央及侧壁拐角位置设置测温电缆,以实现对火灾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