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201篇
综合类   109篇
水路运输   135篇
铁路运输   135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滑坡后对施工情况、地表变化、土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稳定验算,结果表明:因淤泥未清净,淤泥深槽区和深槽过滤带产生圆弧滑动,施工合龙段产生复式滑动,连续三次滑动在地表对应形成小、中、大三条滑弧破裂带。提出了修复时保证稳定的措施,修复后数年一直保持的稳定。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客车车厢玻璃遭受人为损伤的事件时有发生,车辆部门为修理或更换玻璃要支付较多费用。从寻找玻璃修补方法入手,介绍了玻璃修补用器械与材料、玻璃研磨时的维修基准以及研磨效果,表明通过改进修补方法可以大幅度削减维修费用与时间。  相似文献   
63.
64.
分析了一起锅炉受压管漏水的故障,指出由于锅炉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造成锅炉水循环不良,使锅炉内水流速低、受热较强的管子内发生过冷沸腾,最终导致过烧爆管。  相似文献   
65.
空调列车车厢内夏季热舒适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舒适性对乘客的感觉和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致影响铁路的客运量.本就空调列车车厢夏季热舒适性差进行了研究,多方位地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某线高路堤演变为工程滑坡及整治过程概况的介绍,探讨了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从切实加强铁路路基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的角度,对该类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及改进勘察设计、方案取舒的思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7.
较系统地分析了弹性基础梁在单个随机载荷作用下的振动,研究了它的动力响应的概率特征.  相似文献   
68.
研究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中度测定,在分析比较了产业集群集中度测定的几种方法的基础上,以辽宁装备制造业为例,对区位商法测定产业集群集中度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集中度较高,最后对区位商法应用的局限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9.
为了研究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热阻特性及路用性能,首先采用Hot Disk法和双平板法分别测试纤维沥青胶浆的热物性和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然后采用室内光照系统测试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表面和内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验证,最后基于微观形貌分析其阻热及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量为2%的中空聚酯纤维沥青胶浆的导热系数较普通聚酯纤维降低了22. 6%;当纤维掺量为0. 2%时,30℃下的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较普通沥青混合料减小了0. 403 W/(m·K);中空聚酯纤维掺量为0. 1%,0. 2%,0. 3%的沥青混合料4 cm层位处的降温幅度最大分别为1. 1,1. 6,2. 8℃,8 cm层位处的降温幅度最大分别为1. 8,2. 7,3. 8℃,说明中空聚酯纤维具有一定的阻热性能,降低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的温度;中空聚酯纤维与沥青和矿粉形成"结构沥青",显著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70.
水下地基形态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海上建筑增多,急需一种适合于远离岸线,特别是在台风时也能够准确便捷地对地基进行水下自动监测的仪器。采取了诸多措施,将测控系统和设备构成的监测系统,放在远离岸线的海底进行长期监测。经几项工程均长达一年半的监测实践表明,监测数据规律性很好、长期稳定性强、无零飘现象、通讯传输便捷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