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基于液压仿真软件LMS.AMESim,建立泵送液压回路仿真模型;全面了解泵送过程中的泵送压力、油液流量、换向冲击力等关键参数,得到相关的仿真结果,并与试验数据作对比。实践证明,该研究方法对于泵送液压回路系统的设计、分析与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2.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型城市的交通系统需要改造升级,中小城市的快速扩张也需要提供快速的交通系统支撑城市成长。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离不开城市轨道交通及城市快速道路的建设。从微观节点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站点与快速路立交节点复合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两个系统的关系,做好相互的衔接及接驳换乘。从道路系统、枢纽平面空间及枢纽竖向空间3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布局原则及方法,指出系统中需要独立的部分及需要转换的注意事项。以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集美学村站为案例进行分析,确定该方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
为了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对沥青路面结构在高温条件下受力的影响,揭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机理,该文对沥青路面结构层材料进行了动态模量试验,并基于高温动态模量建立了弹性层状体系模型,使用Bisar软件分析了高温条件下中面层模量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随着中面层模量的提高,荷载下方上面层层底与中面层层顶的压、剪应力应变大幅降低,下面层的应力应变有小幅降低,整个路面结构应变水平的降低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对城市交通本身固有的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实例数据,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模型在精度、收敛时间、泛化能力、最优性等方面均优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5.
采用直接消泡法在连续生产闭孔泡沫铝板的同时,使泡沫铝材的表面形成厚度可控的表面致密层.研究了预置消泡层厚度、预热挤压辊、预热网带和生产速度对表面致密层的影响;分析了致密层厚度对泡沫铝压缩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40目网带,预置消泡层厚度为4 mm,加热辊和网带预热温度为700℃,生产速度为140 mm/m...  相似文献   
26.
针对SS_(6B)型电力机车在运用中出现的顶盖漏水现象,分析了漏水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哈尔滨市现行城市道路管理体制现状的介绍,对城市道路养护资金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城市道路维护资金不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UV消毒技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UV消毒技术通过紫外灯技术的进步,设计的优化,系统的集成,以及与现代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相结合,向可靠、节能、环保和服务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该文介绍了垂直照射模块、精确杀菌技术、低压高能和超高能汞齐灯技术、远程控制系统和专家服务系统等专业的UV消毒新技术。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标准,对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动态模量、低温弯曲和动稳定度室内试验,分析了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以及动态模量与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与车辙动稳定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低温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与动态模量在7℃时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随动态模量的升高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综合考虑高低温性能,提出了一个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范围。  相似文献   
30.
采用三维势流理论对多体波浪能发电装置进行频域水动力计算,分析极浅水效应和多体间相互作用对单体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利用Orcaflex软件建立多体波浪能发电装置数值模型,浮体间采用铰接进行连接,并利用弹簧单元模拟发电液压缸的弹性阻尼作用。为极浅水多体波浪能发电装置设计合理的锚泊方案,采用时域动态耦合方法进行分析,同时考虑极浅水效应、多体影响和二阶低频力,根据API规范对自存工况下的锚泊缆强度进行校核,并对确定选用的锚泊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进行浅水多浮体锚泊设计时,低频波浪载荷、多体相互作用和海底摩擦不可忽视;对于极浅水的锚泊系统设计,Lazy wave 型锚泊形式优于传统悬链线式锚泊。上述研究工作为近海极浅水海域新型海洋能发电装置锚泊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