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在"踩脚印"过程中,桩靴位置发生横向滑移,会对平台结构造成破坏的问题,根据平台结构及桩腿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出桩靴沿x轴0°、60°、90°、120°、180°方向滑移的极限距离;监测桩腿RPD值,总结得到桩靴在不同方向滑移距离与RPD之间的关系,为平台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文章研究了千米水深蛋壳仿生耐压壳的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首先采用Upadhyaya方程、N-R方程,分别建立了鸡蛋壳、鹅蛋壳形状函数;其次,设计了6 km水深鸡蛋壳、鹅蛋壳仿生耐压壳,并基于解析法和数值法,对这两种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研究;最后,建立了球形、抛物线形、柱形、椭球形等4种典型耐压壳的数值模型,与仿生耐压壳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解析法和数值法所得的经向应力、纬向应力、临界屈曲应力吻合良好,鹅蛋壳仿生耐压壳的强度和稳定性优于鸡蛋壳仿生耐压壳,具有较好的耐压特性;球形耐压壳储备浮力能力最优,鹅蛋形、鸡蛋形、柱形、椭球形、抛物线形耐压壳的储备浮力能力分别是球的87%、82%、68%、67%、66%;从储备浮力、壳内空间利用率、流线型、乘员舒适性等方面综合比较可知,鹅蛋壳仿生耐压壳可为深水耐压壳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3.
宋巍  高杰 《中国海事》2007,(2):30-31
《海上事故后公平对待海员指南》已经国际海事组织第91届法律委员会审议通过,它将对我国海事调查的法律规定、程序、技术、理论和实践等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在概述《指南》的基础上着重讨论该指南涉及到公平对待海员的条款对我国海事调查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以回头沟隧道工程为依托,对洞口偏压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作用在初衬上的围岩压力深埋侧拱肩处最大,二次衬砌拱脚处收到的应力最大,二衬承受围岩应力的比例在21%~52%之间。  相似文献   
45.
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宁西线为路网大能力煤运干线,为保证路网的机动灵活性,同时考虑到本线三门峡至内乡段受崤山隧道等控制工程建设工期限制,为满足国家要求本线尽快承担煤炭运输的要求,充分利用宁西增建二线后的运输能力,本线应在西坪至内乡段与宁西铁路沟通衔接.文中通过对宁西铁路西坪至内乡段车站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多站接轨方案研究,得出了屈原岗站接轨方案.  相似文献   
46.
大跨度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受到较多敏感的因素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强度、收缩徐变、温度等的影响使得施工较为复杂,故而施工控制成为必要,其中施工控制中的线形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内容。良好的桥梁线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保证该桥受力与设计要求相吻合。以福建省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工程中的洋里高架桥施工中线形控制为研究背景,探析了前进分析与软件模型相结合在该桥桥线形控制的应用。  相似文献   
47.
高杰  黄克起  代龙 《桥梁建设》2012,42(Z1):50-53
粉房湾长江大桥主桥为公轨两用双层桥面钢桁梁斜拉桥,为了将斜拉索穿过索导管、顺利牵引至塔柱内箱,并保证锚固在主梁同一截面上的4根斜拉索同时对称张拉,设计制作了张拉杆、软牵引2套张拉系统.斜拉索施工方法如下:在上游塔柱各设置1台塔吊用于塔端斜拉索安装及空中展索;在塔顶布置卷扬机,将斜拉索牵引入索导管并提升塔柱内的千斤顶、撑脚、张拉杆等塔内设备;在塔顶布置工字钢扁担梁支撑塔顶卷扬机;在桥面塔柱安装卷扬机将索头提升至索导管位置;采用卷扬机及导向滑轮组、手拉葫芦将梁端索头牵引到位;采用千斤顶张拉斜拉索.  相似文献   
48.
制备了带预切口的钢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了电磁感应加热试验,分析了加热距离、钢砂粒径与钢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裂纹自修复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导电材料使用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加热距离越小,试件感应加热速率越大,当感应线圈距离试件顶面10mm时,试件具有较大的加热速率且便于采用红外摄像机捕捉影像;在混凝土制备时钢砂易于分散,钢砂粒径与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感应平均加热速率越大,其中,当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4mm时,试件顶面具有最大的感应加热速率,为1.25℃·s~(-1);随着钢砂掺量增加,试件的感应热自修复率逐渐提升,试件顶面最高温度达到80℃时,其平均自修复率为89.2%,且当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0 mm时,试件具有最高的自修复率,为96.2%;钢砂提高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但是对低温抗裂性有一定影响,当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0mm时,试件的动稳定度为6 813次·mm~(-1),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为93.18%,浸水马歇尔残留强度比为93.88%,同时低温弯曲应变下降为3.155×10~(-3),仍然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不小于3.0×10~(-3)的要求;建议采用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0mm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用于感应加热自修复路面。  相似文献   
49.
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以满足其粘结防水要求,其基本铺装型式为“粘结层+防水层+磨耗层”或“粘结层+防水层+粘结层+磨耗层”。本研究借助浇筑式沥青混合料(GA)大油石比特性,分析GA-10作为防水粘结层对桥面铺装粘结性能影响。结果表明,GA-10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粘结能力可满足水泥桥面防水与粘结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0.
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桥梁CAD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在桥梁CAD中的应用在我国属于开创性的技术实践,其"面向设计、面向桥梁、面向工程"的先进思想将改变桥梁设计的工作模式,大幅度提升桥梁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并着重介绍了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桥梁CA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