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崇启通道工程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上层全新统地层以现代河口相地层为主,大部分属于软土土层。详细介绍了工程沿线软土地质特点及分类,以及崇启通道接线段针对不同地质情况所采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普遍存在的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现象,根据弹塑性固结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路基融沉变形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边界排水条件对路堤融沉变形以及路基表面水平位移的影响,并分析了地基融深和路堤高度对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随融深的增加而增加,排水状态的路基融沉变形比不排水的融沉变形大;路基融沉变形随路堤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路基是否排水对路基融沉变形和路基水平位移有显著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所建立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回归结果得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融沉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科研设备政府采购实践中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科研设备政府采购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4.
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国家决定开发洋山深水港,中港第3航务工程局宁波分公司承接了海底打砂桩的工程项目。该项目共计打砂桩5万根左右,一期工程1.5万根计划于2004年8月底完工。该工程局现有1条砂桩船,由于该船制造年代已久,设备老化,工效较低,已无法满足该项目施工计划进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5.
116.
目前比较成熟的无损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回弹法”、“超声法”和“回弹-超声”综合测强法等几种,其准确度尚可但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能用仪器比较精确地测试出某类混凝土的密度和硬度参数,再以其抗压强度进行拟合,其效果相应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17.
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和增强作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混凝土除了要达到高抗压、高抗拉等要求外,还要容易施工,并能长期保持高强、高韧性、高抗渗等性能,这就导致了高性能庇凝土的出现,纤维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改性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本文主要对纤维在纤维混凝土中对基体的阻裂、增强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纤维对水泥混凝土基体的作用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8.
《汽车工程》2008,30(11)
为了提高某轻型客车的偏置碰撞安全性,在外形保持不变以尽可能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对车身进行改进。根据轻型客车大多采用半承载式车身,车架是主要的吸能部件的特点,把车架作为重点改进对象,采用台车试验和台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其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19.
钢筋机械连接在旧有混凝土路面修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于不同配筋率的混凝土路面板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不同配筋率对混凝土路面板内粘结界面处的应力影响。结果表明:当新老混凝土粘结为一体时,新老混凝土界面处应力随配筋率变化很小,连接件所起到的作用不明显。一旦新老混凝土界面处产生裂缝,并产生相对位移,钢筋连接件则有效的抑制裂缝的发展,增强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的抗剪能力,进而指出路面修补中合适的配筋率。  相似文献   
120.
为实现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低能耗和高效率散热的目的,文章通过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及实验对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乘用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研究。电池包热管理系统采用液冷散热,流场压力损失设计目标值为27kPa。初始方案中,流场压力损失实测值约为60 kPa,CFD仿真分析表明,液冷系统流场进出口是产生压力损失的主要部件;采用增大进出口管径的方法对液冷系统进行优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冷系统压力损失减小至26 kPa左右;液冷系统流场优化后,对电池包散热特性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67.6 kW工况下电池包最高温度为53.2℃,低于目标值55℃。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电池包液冷系统各项指标达到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