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织物加筋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土工织物和沥青混凝土复合做成的沥青面层统称为织物加筋青混凝土面层。通过大量室内力学测试分析,研究织物加筋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和抗反射裂缝能力,并进行试验路验证,为织物加筋青面层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MF/HF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当前MF/HF通信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解决方案,以构筑一个全新的全球MF/HF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黄岩  戴东起 《中国水运》2007,7(7):26-27
所谓定点锚泊制度,是指需要锚泊的船舶提前向海事部门申请锚位,待核准后到指定锚泊点锚泊的制度。近年来,随着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抵港船舶数量不断增加,港内锚地锚泊需求大幅增长。锚泊需求与锚地容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4.
黄岩  黄勇 《上海公路》2003,(1):19-22
本通过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世界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应用介绍,充分揭示了改性沥青路面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优良的实际路用价值;但同时又应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在改性沥青路面的应用中,不能完全照抄已有的模式,一定要认真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材料及施工水平,反复试验研究,得出适合本地区的级配组成设计和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刘怡  黄岩  张芸 《汽车运用》2004,(12):16-16
预计到2020年,由于采用人工智能系统,汽车将比它们的主人更加“聪明”。人们驾驶着“聪明”汽车,就像骑手坐在训练有术的骏马背上一样轻松自如。那时,“聪明”汽车将成为与人类生活最亲近和密不可分的智能机器,它可以在旅途中为我们做许许多多事,能让我们在行驶的路上放松心情,尽享悠扬的音乐,尽赏窗外的美景,甚至可以伸展一下疲惫的四肢,小睡一会儿,赶走身上的困倦。  相似文献   
6.
引航在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港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如何改进引航管理及引航安全监督,文章从引航以及引航员的性质入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根据STCW公约的要求,驾驶人员的GMDSS操作培训正在全面进行,本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GMDSS模拟器的研制探索,针对某些模拟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虹桥枢纽的交通量预测进行分析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咨询,以及网络等途径获取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与设计阶段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获取虹桥枢纽交通量变化趋势、交通换乘及客流空间分布的特点.其成果可为虹桥枢纽管理部门及其他城市综合枢纽的新建和改扩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昆明国道东连接线支线工程的土质边坡设计,通过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调查,对土质边坡稳定坡高与坡角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基于传统的简化毕肖普圆弧滑动面法,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了计算参数,对典型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边坡的稳定系数进行了计算。采用FLAC数值模拟技术,根据现场勘察及直剪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各土层的计算参数,采用平面应变力学模型,对工程中高路堑边坡实际断面的整个边坡区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FLAC数值模拟与简化毕肖普法的计算结果相吻合,对于土质边坡,坡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远大于坡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适应我国目前汽车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汽车检测技术必须以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为目标,在引进、开发和应用当今汽车检测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一、 加快高新技术在汽车检测上应用的步伐1、光电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的运用在前照灯的检测手段方面,我们应尽快实现从我国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光电池到使用硅光二极管的转换,以此来提高光轴定位、光度测试的精度。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对汽车运行过程的登录必将更加频繁,而汽车登录的关键就是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识别牌照。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汽车牌照自动检测装置就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