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含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再生沥青路面(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常需添加新矿物集料以调整级配或补充数量,但是新集料对材料的影响尚不明了。通过实验室试验,探讨RAP含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影响。6种RAP含量0%~100%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结果与结果分析显示,材料抗压回弹模量与抗压强度均随RAP含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地迅速减小,20℃与15℃的抗压回弹模量分别在大约2 700~830 MPa与3 000~890MPa之间变化。15℃劈裂抗拉强度与破坏劲度模量均随RAP含量的增加也近似线性地减小,劈裂抗拉强度约在0.75~0.58 MPa之间小幅变化。40℃动稳定度随RAP含量的增加迅速以近似指数函数的形式,由19 000次/mm减小到3 600次/mm。-10℃破坏应变与弯拉强度均随RAP含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地增大,破坏应变在1 500~2 000με之间。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沥青路面高温永久性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温剪切流变)入手,分别从常温不考虑水平力、常温考虑水平力、高温不考虑水平力、高温考虑水平力以及不同基层模量等几个方面对半刚性底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2种路面结构型式在标准轴载条件下进行剪应力对比分析,对最大剪应力产生的位置、深度,以及在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由此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中防止高温车辙病害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局部易产生高温车辙的路段进行了专项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桂柳、长潭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施工监理的实践,对交通工程设施监理的质量控制提出如下看法:a.施工前加强对产品及原材料的检验;b.搞好施工前的设备检验;c.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d.做好试验检测工作及完工后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半刚性路面结构疲劳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处于完全连续、完全滑动状态条件下的拉应力、剪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考虑半滑动半连续状态中不同的滑动系数对沥青层和半刚性层的最大拉应力的影响,并根据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进行了完全连续、完全滑动、半滑动半连续状态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特性分析。结合湖南省常张高速公路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层间粘接处理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大型车辆不断增多,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尤其是桥梁护栏,由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其防护能力应相应提高,同时,对于一些景区的公路护栏,要求不但保证其防护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依托湖南常吉高速公路的道路工程,针对当地的风俗、文化,设计了一种凤凰型美观混凝土护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和实车碰撞实验方法验证了其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用旋转压实设计法设计SMA-13沥青混合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用旋转压实仪进行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设计步骤,及采用此设计方法进行的衡阳至枣木铺高速公路82km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半刚性基层和级配碎石的优缺点,设计了半刚性下基层、级配碎石上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最大干密度为2.278g/cm3、最佳含水量是5.0%。通过铺筑试验路,现场级配碎石基层的回弹模量在400 MPa以上,且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通车3年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半刚性下基层、级配碎石上基层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在湖南省高速公路上应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应采用的混合料类型和级配范围,提出了基于经济性的简单易行的ATB—25材料组成设计方法——"三指标设计法",并通过试验路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