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黄毅 《东北公路》1997,20(4):43-44
本文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公路GBM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42.
宁波地铁1号线列车多次发生高速断路器异常断开且无法自动闭合的问题.在阐述了高速断路器控制逻辑原理基础上对高速断路器闭合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接触器K130的主触头存在发黑现象,主触头电阻变大且不稳定.调查表明,K130主触头闭合时间小于高速断路器线圈得电持续时间,K130主触点在分断过程中由于不稳定电流及多次闭合后的恶性循环使电弧增强,从而发生烧蚀发黑.提出了在网络系统控制软件中增加K130主触头闭合时间的故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3.
宁波地铁1号线列车多次发生高速断路器异常断开且无法自动闭合的问题.在阐述了高速断路器控制逻辑原理基础上对高速断路器闭合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接触器K130的主触头存在发黑现象,主触头电阻变大且不稳定.调查表明,K130主触头闭合时间小于高速断路器线圈得电持续时间,K130主触点在分断过程中由于不稳定电流及多次闭合后的恶性循环使电弧增强,从而发生烧蚀发黑.提出了在网络系统控制软件中增加K130主触头闭合时间的故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4.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推广应用的难点在于,国内外虽然研发了多种类型的缓黏结筋,但是还没有配套缓黏结筋的锚具产品。针对这一情况,根据缓黏结筋的结构特点,本文设计了21.8 mm规格的缓黏结预应力锚具,并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仿真分析。所研发的锚具通过了试验测试,对缓黏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5.
提高网络安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普及、IP业务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传染和攻击手法越来越高超,如何把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特点,利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和安全漏洞检测工具,创建一个比单一防护更有效的综合保护屏障,提高病毒、黑客攻击的难度,确保网络安全,避免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6.
47.
汽车结构与动力电池的碰撞安全性是开发轻量化、电动化汽车的强制性要求和关键基础性支撑技术。通过3个方面的10个典型课题及研究结果,介绍并综述了汽车碰撞安全性研发的技术挑战。第一,采用夹层式汽车前舱罩盖技术,提升罩盖结构力学特性的横向均匀性以及冲击响应历程的均匀性,满足汽车吸能位移限定下的行人头部碰撞响应控制;采用精细人体有限元模型解析复杂工况下行人下肢损伤机理和影响参数,基于人体组织损伤层面的虚拟评估改进汽车结构的人体碰撞保护设计;面向复杂道路交通事故工况和多样化人体特征,解决强非线性条件下的自适应乘员智能保护系统优化设计难题,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乘员约束载荷的均衡化实现针对工况可调的碰撞保护。第二,揭示材料冲击测试中系统共振导致信号振荡和材料屈服放大振荡的机理,开发抑制信号振荡的轻质动态力传感器;精细表征材料在碰撞载荷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针对高强钢、塑料、胶粘和焊点等轻质高强材料及复合连接接头建立大变形失效断裂预报方法及仿真模型。第三,基于动力电池多工况挤压试验,建立电池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失效、电压陡降与温度上升的响应特征关联性,提出用力学响应特征预测电池内部损伤起始和短路发生的判据,解决电池在机械滥用载荷下的短路预测问题,建立能准确预测电池变形响应的数值模型及碰撞安全评估方法,并应用于电池包和电动车的轻量化与碰撞安全性设计。  相似文献   
48.
加筋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佳  黄毅 《东北公路》2000,23(1):24-26
本文从分析加筋材料在旧路薄层罩面的作用机理入手,根据加筋材料的室内路用性能试验结果及铺筑试验路的使用效果,证明对沥青旧路采用加筋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能显著减少旧路反射裂缝,改善新旧路面层间结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提出了加筋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9.
黄毅 《中国水运》2006,4(11):86-87
介绍了锡北运河大桥的控制爆破拆除工艺,详细论述了爆破拆除方案的实施过程、爆破的安全防护措施.探讨了爆破拆除法在旧桥拆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分析了GBM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