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70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叙述了具有各种不同线路的可控硅控制的电力机车在实际运行中对电网影响的研究结果。并在标准的平均功率因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平均功率因数是由机车动车在较长区段上运行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来求得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兆瓦级交流牵引传动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我国迄今功率最大的交流传动系统的地面试验结果。作为研制大功率交流传动干线电力机车的基础研究,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对象包括四象限脉冲整流器、中间直流电路和脉宽调制逆变器,即为交-直-交电压型变流器,同时还研制了适合机车牵引用的电子控制装置。文中阐述了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特征、试验系统的方案选择、系统及部件的设计原理,最后给出了系统试验结果,包括1025kW的牵引特性、800kW的再生制动特性以及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三、悬浮车辆新技术的开发尽管欧洲共同体各国在开发悬浮车辆技术方面大都是独立进行的,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提高客运速度、扩大运输能力、降低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提高运行可靠性和舒适性等。为此,各国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不同类型的悬浮技术和推进技术的研究工作。仅就西德来说,1970至1980年联邦科学技术部为这个项目就提供了45亿D.M.的研究经费。在悬浮技术方面,西欧各国进行了大量的原理性研究和应用比较,先是1963年的气垫悬浮技术,然后是1970年的电  相似文献   
14.
跨入21世纪的电力电子与传动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进入21世纪,世界轨道电力牵引变流技术装备在降耗提效、减少污染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如IGCT,IGBT,CSTBT等,不断涌现,它们在结构、性能及冷却技术上有大的提高。集约化、模块化、电磁兼容及采用软开关技术是现代牵引变流器的发展方向。同时超导变压器、永磁同步电机、无齿轮直接传动方式及解耦控制方法等新的设备和新的设计理念也将出现在未来的轨道交通车辆上。  相似文献   
15.
电气化铁路传动技术100年的发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流电气化铁路上,一开始就较好地掌握了传动技术,但在交流电气化铁路上,几十年来传动技术要求供电电源的频率低于地方电网的频率.进一步发展传动技术时只有使用电力电子技术才可减小受电网支配的影响.今天用GTO和IGBT电力电子元件和微机控制技术,能在所有供电电网下使用交流传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德国铁路公司新双层客车从2004年起使用创新的电源.用中频电位隔离的高压逆变器取代至今用16.7 Hz单相变压器的由1 000 V列车母线供电的一般技术.采用这种创新电源可减轻重量并有其他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由德国鲁尔大学M.Depenbrock教授提出的直接自控制方法,经过ABB公司工程师的后续开发,已经成功地用于干线内燃和电力机车,如奥地利联邦铁路的1822和瑞士联邦铁路的460电力机车上。与70年代初期提出的磁场定向控制相比,直接自控制有着同样优异的动态性能,但实现更为简单,对电机参数变化不敏感、功率器件的开关能力可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本文根据其在现代交流传动机车上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对这种控制策略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
现代控制理论与交流电机调速(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适应控制作为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分支,在电机调速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磁场定向解耦控制中,通过自适应控制或校正技术将能够正确决定磁场的位置和大小,保证磁场与转矩的解耦控制。文章的这一部分从电机的动态模型和状态方程出发,阐明参数随工作点变化而呈现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并着重介绍自适应控制或校正算法的原理和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交流和三相电网中,由于储能元件或可控整流器之故,可能在电流和电压之间引起相位移。在机车传动上,采用可控硅整流器是有利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出一种整流器线路图,其在单相交流电网中,由基波无功功率和畸变谐波无功功率所造成的附加负载仅仅是少量的。这里提出的线路图的基础是成梯级形地接通和关断负载电流。从不对称的半控桥线路出发,其中带有吸收电抗器。具有续流二极管的对称桥式线路更有优越性,它只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