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3篇 |
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62篇 |
综合类 | 120篇 |
水路运输 | 145篇 |
铁路运输 | 145篇 |
综合运输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数据在加密过程中会生成相应的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在电子元器件研究和制造方 面,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通过阐述数据加密 的重要性,对数据加密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其在汽车电子元器件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国家和人民对电动汽车安全越来越重视,根据 C-NCAP 管理规则柱碰已被纳入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考查项,因此,有必要对电动汽车车身柱碰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基于电动汽车柱碰安全性能,建立车身柱碰结构仿真分析模型,研究增加门槛型腔结构强度和新增碰撞力传递路径,来满足侧面柱碰撞的要求。对比不同变量方案的分析数据,方案实施后 B 柱关 键位置测点碰撞侵入量明显降低,车身柱碰结构安全性能得到大幅优化提升,表明方向研究的正确性,对于以后的研发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在“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的引领下,汽车工业与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我国 基础制造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文章拟从二者的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就材料工艺、生产 制造、市场销售、实际应用等方面,对汽车制造业与航空制造业做出对比分析,以期阐明其 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4.
覆冰是威胁极地环境下海洋工程装备上部设施安全运行的潜在危险,而液滴收集系数反映了结冰对象捕获过冷却液滴的有效程度,因而是覆冰生长预测的关键参数.本文采用欧拉法对颗粒两相圆柱绕流进行数值仿真,通过研究液滴的斯托克斯数(St)和液滴雷诺数(Rew)两个关键因素,对液滴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斯托克斯数对液滴运动轨迹影响明显,在St较大(St>1)时,收集系数完全取决于St,而Rew的影响较弱,随着Rew的增加,整体收集系数和局部收集系数缓慢减小;在St较小(0.26 关键词: 极地/欧拉法/收集系数/数值模拟/圆柱绕流 相似文献
145.
为研究不同内部结构类型对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济南黄河隧道和武汉两湖隧道(东湖段)为工程依托,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实体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和双层公路型内部结构对隧道变形、刚度及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结构能显著提高隧道纵向刚度,隧道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后,跨中位移最大减小了39.3%,考虑双层公路内部结构后,跨中位移最大减小了28.4%;(2)两种类型内部结构对通缝拼装隧道刚度提升更明显,且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提升效果优于双层公路型,对于通缝与错缝两种拼装方式的隧道,其纵向刚度有效率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后分别提高了15.1%~64.8%和11.7%~30.6%,考虑双层公路型内部结构后分别提高了17.5%~39.6%和12.5%~30%;(3)内部结构在盾构隧道中能够起到承载作用;(4)内部结构变形以错台、张开为主,且内部结构连接点处应力值较大,在实际工程中应谨慎选择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146.
黄玉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8(8):2013-2020
为做好高速铁路投资控制和设计方案经济比选,遵循铁路工程定额编制原则和相关造价管理规定,通过对缺项定额子目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尤其对高速铁路40 m箱梁预制、运输、架设当中1 000 t级大型工装设备工效的追踪调查,取得“1 000 t级大型工装设备的工效与900 t级大型工装设备的工效一致”和“40 m箱梁预制周期与32 m箱梁预制周期达到同等水平”的结论,并以此完成1 000 t级大型工装设备机具台班费用分析、补充单价分析,填补了高速铁路40 m简支箱梁运架分离方案造价体系缺项;同时通过具体设计实例,完成40 m箱梁与32 m箱梁设计方案及运架分离的经济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经济比选思路,可供类似建设项目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7.
为了解决亚临界区圆形断面细长结构涡激共振抗风设计参数取值不明确的问题,针对土木工程领域小直径圆形细长结构在亚临界区的涡激共振现象,对其涡激共振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其抗风设计的主要气动力参数。采用弹性悬挂节断模型风洞试验,模型两侧采用斜置上下不等刚度的弹簧提供三自由度的振动模型,试验风速对应的雷诺数区位于亚临界雷诺数区,分别测试风速增大和减小2种状态下模型的涡激共振,试验采用激光位移计和压力扫描阀同步测试模型振动位移和表面风压,通过分析位移和风压之间的关系,揭示涡激共振发生的耦合状态,并基于涡激共振抗风设计的要求,给出涡激共振锁定区间、气动力系数等抗风设计参数。结果表明:风速增大和减小2种状态下,涡激共振的耦合状态不同,风速增大过程中锁定区间更长;在锁定区间内存在强耦合和弱耦合2种机理的耦合状态,强耦合状态下的升力系数标准差和平均阻力系数值更大,旋涡脱落频率更强,气动力和流场的波动也更强;基于此,建议在对亚临界区的圆形断面结构进行涡激共振设计时,锁定区间为1.0~1.3倍起振风速,其中1.0~1.1倍起振风速范围内按照强耦合状态设计并考虑由耦合效应引起的气动力增强,1.1~1.3倍起振风速范围内按照弱耦合状态设计。 相似文献
148.
利用单轴固结试验对含泥量为5.2%到68.6%的不同状态下的风积沙进行固结试验研究,探讨不同含泥量风积沙的变形特性及孔隙比、压缩系数与含泥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e-lgP曲线中,在同一压实度下,当含泥量小于30.2%时,孔隙比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含泥量大于30.2%时,孔隙比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的压实度下,对于同一含泥量的试样,压实度越大,压缩系数就越小,试样越难以压缩。用三次多项式对试样含泥量与压缩系数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从得到的回归曲线上可以看出,同一压实度下,压缩系数随着含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含泥量小于14.079%时,压缩系数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含泥量为14.07%时压缩系数最小,为0.054,之后随着含泥量的增加,压缩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9.
150.
直播台湾相思种子的办法是搞好公路绿化的有效手段,简述直播台湾相思种子成功的关键是整地,种子的处理,幼苗的早期护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