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250篇
综合类   119篇
水路运输   142篇
铁路运输   131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21.
案例1奥德赛RB3轿车行驶中发冲故障现象一辆奥德赛RB3轿车,车速在30 km/h~40 km/h时会发冲,车速超过40km/h时发冲消失。故障诊断首先用HDS读取故障发生时的快摄数据流,然后查看相关参数的波形。由图1可知,故障发生时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滑移率(ERT)在短时间内出现激烈波动,进而使车速(输出轴转速)也跟着出现激烈波  相似文献   
622.
故障现象:一辆丰田锐志轿车事故修复后,试车时发现发动机不能熄火。甚至将钥匙从锁孔中拔出,发动机依然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23.
客车发动机悬置软垫的合理设计与选择可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振动与噪声。本文结合6770G城市客车着重介绍客车发动机悬置软垫选型的相关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24.
连续刚构桥底板纵向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某连续刚构桥主跨跨中附近底板纵向裂纹的特征,结合桥梁设计参数取值分析、全桥整体空间计算和跨中梁段局部应力分析以及其他桥梁裂纹的分析成果.认为跨中底板在自重和纵向预应力作用下,底板将出现横向拉应力,而波纹管偏离设计位置致使底板混凝土出现更大的局部拉应力,以及预应力钢束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可能尚未达到要求是导致跨中附近底板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5.
如果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是粮食、水和疾病,那么,现在还应该加上能源问题。作为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发展,使得石油危机越来越严重。因此,汽车节能和节能汽车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限制石油的过度消耗,同时也制定了一些有关汽车发展的指导规划。当然,作为汽车动力来源的能源不仅只有石油一种,研究开发使用其它能源目前已经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相似文献   
626.
通过研究沥青冷再生技术配合比设计及相关的试验数据,阐述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应用前景,提供沥青及其冷再生混合料配比的设计思路.可为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7.
减少运行车辆燃料消耗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我国运行车辆燃料消耗的现状,分析影响燃料消耗的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提出一些减少燃料消耗的措施,对于指导道路运输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8.
以普通水泥混凝土为基础,分别掺加粉煤灰、硅灰和粉煤灰—硅灰矿物掺合料,测定混凝土的强度和磨耗量,并结合微观结构分析掺合料对水泥混凝土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粉煤灰—硅灰的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最大,掺硅灰的次之,掺粉煤灰的最差;掺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耐磨性最好,掺粉煤灰—硅灰的次之,硅灰的最差。  相似文献   
629.
基于复杂网络同步,本文研究城市快速路多入口匝道协调控制问题.采用元胞传输模型建立城市快速路节点耦合的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以同步为目标设计多入口匝道协调控制器并确定控制策略,其中牵制节点对应需施加控制信号的入口匝道,推导出城市快速路网络系统同步的稳定性条件,以此得到牵制节点和反馈增益矩阵.通过具体例子仿真验证了本文协调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能以较小的控制范围代价达到抑制交通拥堵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目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协调控制方式,可进一步推广到大规模城市交通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6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