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针对宜城汉江大桥主梁出现的较严重裂缝及下挠,根据所做的荷载试验结论以及原桥设计状况的复核计算,对主梁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主梁的损伤进行了反复的模拟与试算。提出包络设计的思路,建立包含上、下限的的加固控制模型;采用分级张拉体外索的方法对主梁进行加固处理,并对主梁刚度偏低部位增设钢桁架进行刚度补强。  相似文献   
22.
根据某T型刚构桥的病害情况、受力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结构进行三维空间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通过对某特大桥的体外预应力加固全过程进行现场施工监控,分析比较体外预应力筋的索力、结构的应力、挠度改变量等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3.
连续刚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连续刚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给连续刚构的结构设计提供借鉴和帮助.研究结论:在连续刚构的结构设计中,可先采用平面杆系法进行结构设计,再采用三维实体元法对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空间分析,并根据空间分析结果对平面设计结果进行修正和调整,以弥补采用平面杆系法进行结构分析的不足,二者互相补充,为连续刚构的结构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近些年,高考生源呈现逐年减少趋势,相当一部分院校降分录取,仍未录满,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危机。本文通过对造成生源危机原因的分析,提出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开拓招生市场、提高就业质量等策略。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突尼斯内燃液力传动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电气集成控制设计策略及方法,从列车级角度,重点分析和研究列车驾驶、牵引、制动、门控、重联等主要电气子系统逻辑控制关系,并通过电气原理设计和试验验证,证明其控制逻辑合理、严密、安全、可靠以及可用.  相似文献   
26.
本文针对高压钠灯的性能特征,首先对车辆检测与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了根据车头时距信息确定隧道照明启闭的控制算法,从而提出了一种低流量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系统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产生了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的车头时距信息,计算并分析了不同的低交通量条件下的隧道照明节能效果。最后通过低交通量和低交通量持续时间进行了系统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节能系统具备一定的效益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一种在转向工况下根据车轮侧偏特性估计路面附着系数的算法.首先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七自由度整车模型,分析了车轮的侧偏特性;然后设计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以根据车辆的纵、侧向加速度,估算车辆的纵、侧向速度,并据此计算出车轮的侧偏角;最后,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根据前轮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及其增益,估计路面附着系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高洪波  黄鹤  阳先全 《交通科技》2012,(2):64-66,74
针对宜城汉江大桥主梁出现的较严重裂缝及下挠,根据所做的荷载试验结论以及原桥设计状况的复核计算,对主梁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主梁的损伤进行了反复的模拟与试算。提出包络设计的思路,建立包含上、下限的的加固控制模型;采用分级张拉体外索的方法对主梁进行加固处理,并对主梁刚度偏低部位增设钢桁架进行刚度补强。  相似文献   
29.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鹤  张平  刘赟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Z1):179-180
具有通讯功能的数字化智能传感器是自动控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CAN协议的新型数字化智能转速传感器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硬件构成及优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系统的通讯功能以及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0.
室内地磁场受钢结构与其它铁磁材料的影响,造成磁场区域局部异常,使室内地磁场具有特异性. 受益于此种现象,室内地磁定位技术得以实现. 然而在大型建筑中地磁场的特异性会减弱,这导致定位结果出现模糊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文中提出了基于路径匹配的室内地磁定位技术,通过增加匹配特征数量来解决此问题. 使用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DTW)算法与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PF)算法的新型联合算法,并以路径匹配的模式对目标进行追踪. 在匹配过程中又通过计算斯皮尔曼等级(Spearman)相关系数确定路径之间的相似度,使之作为辅助定位. 最后用装载了磁传感器的测量机器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路径匹配具有足够的地磁特征数量,能够解决特异性减弱情况下定位结果模糊现象,且定位精度优于1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