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92篇
综合类   115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考虑出行者在个体因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选择自行车通勤的作用,利用Odds Ratio统计定性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探索因素间的相关性和内部联系.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含隐含变量的二项Logit(BL)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出行距离、感知收益、小汽车拥有与是否自行车通勤显著相关.同时利用普通BL模型作为参考得到补充和比较结果:尽管社会经济地位是显著的,家庭收入的影响却不大;出行者更在意快速性和便利性收益,而非安全性和舒适性收益.  相似文献   
62.
本文讨论多媒体认证框架和一种认证的算法,并针对目前基于身份签名方案中去除用户对私钥产生中心无条件信任的签名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该方案解决密钥托管的问题,除了用户对私钥产生中心的无条件信任,减少验证签名的时间,能抵抗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的存在性伪造攻击.在同等安全性下,该方案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63.
高速网络环境下,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检测效率低、准确率低和丢包现象等问题.改进后的入侵检测系统先对数据包中的应用协议进行预处理,检测出比较明显的入侵特征.如果没有检测到,就利用基于决策树的模式匹配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它可以提高检测速度和降低误报率,更加适应高速网络.  相似文献   
64.
瞬态瑞雷波法在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丹  李成博  张焱 《路基工程》2010,(3):182-184
瑞雷波法是一种原位测试勘探方法,利用其频散性的传播速度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可解决诸多工程地质问题。文章主要讨论了瑞雷波法的原理、勘探方法,并以漯周界高速公路一段路基为例,对其路基压实度作出了合理评价。实践表明,瑞雷波法在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5.
Poisson系列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特点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oisson系列交通事故预测模型中的Poisson、负二项、广义负二项、零堆积Poisson和负二项等多种模型形式及验证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影响建模结果的重点因素,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在实际建模工作中影响建模精度的因素包括模型中变量的选择、模型类型的选择、模型函数形式的确定、因变量类型的选择等。此外,研究人员的建模经验对于最终建立模型的优劣也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在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普通AC-20沥青混合料、掺加废旧橡胶颗粒后(内掺法AC-20、外掺法AC-20上下限及中值)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废旧橡胶颗粒的掺加,破坏了沥青与矿料间的粘附力,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67.
王伟锋  毕俊丽 《隧道建设》2010,(Z1):156-160
卸除既有运营地铁结构上方或周围土体荷载,由于地基抗力势必引起地铁结构向临空方向变位,引起2个方面的问题:1)差异变形对轨道运营的影响;2)变形对地铁结构使用状态的影响。以车站上方开挖基坑为例,采用FLAC3D和SAP2000模拟,分析车站主体结构变形和内力发展规律,评价结构和运营安全受影响程度,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介绍抛负载电压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有效解决抛负载的措施.  相似文献   
69.
针对高铁站内机械绝缘节和相邻钢轨间烧损的现象,对列车运行经过绝缘节时两端的电位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无锡站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站内绝缘节两端的电位差进行计算分析,结合铁标规定和现场观测到的现象,证实了计算得出的绝缘节两端电位差的正确性.为解决绝缘节烧熔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In this study, a one-dimension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in-cylinder combustion to control NOx emissions on a four-stroke, six-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