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153篇
公路运输   518篇
综合类   623篇
水路运输   652篇
铁路运输   350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介绍了印度超低温渔船制冷系统的设计,对其中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2.
电传动机车逆电操作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传动机车运用中邮现的逆电操作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交直电力机车逆电操作造成危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介绍潜艇生命力决策辅助系统结构,应用专家系统理论对潜艇的耐压壳体及管系发生渗漏及其在危险情况下的决策进行建模,各方案具有连续、实时判断潜艇受损后的生命力以及进行生命力决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功能平衡变压器的技术功能和技术关键,回顾了开发历史。对多功能的参数设计选择和试验结果作了分析说明,强调阻抗匹配和谐波安匝平衡具有普遍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5.
蔡清程 《隧道建设》2020,40(10):1488-1597
为解决大断面、多舱室综合管廊节段在长线法匹配预制以及拼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如端部节段的预制工艺、大断面多舱室管廊节段内模设计及分离技术、管廊预留孔及预埋件的定位精度控制以及在纵向较大安装坡度工况下节段的线形控制和纠偏技术调整等),以厦门环东海域美山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对该工艺的特点及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现场应用试验及工程实践总结,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 1)端部节段采用带模绑扎及整体吊装工艺,并开发中空橡胶塞及橡胶条用于外露筋和止水钢板的定位。 2)采用液压顶推工艺完成相邻管廊节段的分离。为减少液压顶推的摩阻力,在管廊节段与混凝土胎膜间采用马粪纸或薄纤维板进行隔离。 3)优化模板拼缝结构为垂直面,并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控制整个内模自动行走以及内模侧板的开合。 4)在模板相应位置处开设定位孔,并研发制作硅胶棒及橡胶配件等提高预埋工艺的质量。 5)通过监测管廊节段预先标记的中轴线和水平线实现对管廊线形的控制。若出现超差,则采用环氧树脂垫片单边支垫的方式进行线形调整。对安装纵向坡度较大的工况,采用定制的具有三向微调的变频门机进行节段拼装。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经济效益,并在厦门翔安东路综合管廊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96.
通过TIG堆焊工艺试验,建立了填充金属含铝量与Fe-Al合金堆焊层含铝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了含铝量对堆焊层裂纹倾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裂特征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获得Fe3Al合金堆焊层所要求的焊丝含铝量范围,为研制开发Fe3Al堆焊焊丝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国外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计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荷载传递与分配、加筋垫层格栅的张拉力和路堤横向滑移3个方面介绍英国、日本、德国和北欧规程(手册)中有关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的计算方法。分别采用这些计算方法对两个算例的加筋垫层格栅张拉力进行计算,发现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不同方法计算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各规范对拱效应、作用于桩间垫层上的荷载、垫层加筋体张拉力等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建议结合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实际,对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和有计划的研究,建立我国自己的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当今90%的国际货物要经过海港,并且80%的海上运输货物要用集装箱运输。集装箱码头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为了节省费用和快速有效地满足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使用了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高效利用人力、泊位、堆场和装卸设备资源等措施。为了进一步研究集装箱码头系统,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集装箱码头仿真和优化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某些研究的局限性,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99.
1000.
长江三峡两坝间河段汛期通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38 km河段是连接三峡库区和葛洲坝下游航道的关键航道。两坝间航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水流条件复杂,是三峡枢纽涉及的航道中较困难的一段,解决好两坝间的通航问题,是三峡枢纽通航的主要环节。因此,提高两坝间河段通航流量对延长通航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增加推轮推力,改善推轮操纵性能和减驳减载等改进措施,可将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流量级由上水的20 000 m3/s,提高到45 000 m3/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