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3篇
  免费   1280篇
公路运输   4613篇
综合类   4882篇
水路运输   4321篇
铁路运输   2491篇
综合运输   47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678篇
  2021年   830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608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204篇
  2011年   1344篇
  2010年   1229篇
  2009年   1219篇
  2008年   1247篇
  2007年   1263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970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为依据,结合钢桥面铺装的几何特征、力学特性,建立设置纵隔板的钢桥面双层铺装拉应力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结构设计参数常用取值范围内,对设置纵隔板钢桥面双层铺装的拉应力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正交敏感性分析:通过逐步线性回归方法拟和出钢桥面双层铺装拉应力的近似计算公式,使得铺装层车载响应隐含式显示化:同时,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回归拟舍分析,对标准单轴双轮轴载作用下拉应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单轴双轮组各级轴载作用下钢桥面双层铺装拉应力的计算通式,其精度很好,能满足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的需要。研究结果可为钢桥面双层铺装结构设计提供近似计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32.
为了使室内车辙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现场情况,分析了室内车辙板的隆起部分在整个变形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中车辙板的变形特征,提出了车辙板侧向隆起高度的量测办法和隆起系数KL的计算方法。通过方差分析,探讨了车辙试件空隙率,试验温度、轮压、试验时间及沥青混合料类型对隆起系数KL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因素中,只有试件空隙率对隆起系数有着显著的影响,且空隙率越大,隆起系数越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室内车辙试验隆起系数的建议值,对于现行规范中4%空隙率的车辙板而言,隆起系数可取0.5.  相似文献   
933.
黄土隧道网喷支护结构中锚杆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检验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作用,在某黄土隧道中设置有系统锚杆和无系统锚杆2个长为30 m的试验段,对隧道初期支护的净空收敛、拱部下沉、围岩压力、钢架应力、喷射混凝土应力、锚杆轴力和纵向连接筋应力进行监控量测。研究表明:2个试验段无论从变形还是受力上讲,同类数据均处于同一量级,说明系统锚杆对结构的稳定性作用不大;网络钢架、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共同组成的支护结构是合理的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取消系统锚杆,可以及时喷射混凝土,有利于围岩稳定,从而大大缩短工期;以Ⅳ级围岩为例,取消系统锚杆可降低工程造价10.6%。  相似文献   
934.
真空执行器大量应用于EGR和VNT系统,为改善空气系统控制效果,研究了一种EGR和VNT执行器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空气系统与机械执行器系统两个主要部分:前者可采用孔口节流方程模拟,其开度函数可通过MAP图获得以简化模型;后者可视为“质量——弹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精确地模拟快变和慢变控制过程,可用于发动机空气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算法,为该类系统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5.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设计变更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设计变更内容、设计变更种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就如何更好地规范公路建设设计变更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36.
文章结合广西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段高填路堤段路面出现20多处纵向直线形张开裂缝情况,分析路基稳定性及路面开裂形成机理,介绍利用边坡稳定分析计算软件以及圆弧滑动法对路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的方法,并对路堤综合整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7.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模块式加筋挡土墙墙面板与筋带之间摩擦的室内足尺试验,研究竖向压应力(A)、筋带品种(B)、墙面板与筋带的砌筑方式(C)3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在峰值强度和S=19 mm时,对墙面板与筋带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3种因素对摩擦系数的影响顺序、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及墙面板与筋带之间连接方式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38.
二灰稳定低液限粉土底基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霞  陈渊召 《公路》2007,(3):50-54
结合子洲~靖边高速公路4个合同段低液限粉土的情况,分别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广泛存在的低液限粉土底基层稳定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低液限粉土稳定土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取得了基本的研究参数。然后通过分析当前常用的路面底基层稳定土方案,对该地区的低液限粉土提出了稳定加固方案,并分析了加固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39.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选用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殿良  陈红  蒋枫 《公路》2007,(3):152-155
基于农村公路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危险路段的各种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实施效果及经济适用性分析,提出了在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决策时应树立的一些基本意识和理念。结合各类设施在选用形式和实施效果上所能达到的安全作用,说明了设置方案的合理性。根据各种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成本的构成,研究了设置方案成本的预测方法和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为各种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0.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罩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奕帆 《公路》2007,(5):180-184
依托上海市A30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改造工程实例,通过对防治反射裂缝方案的选择、材料性能试验并结合加铺层施工工艺来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防治反射裂缝的办法进行研究。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玻纤格栅加筋后沥青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比原沥青混凝土有较大提高,具有更好的防裂性能。本文还因地制宜地对施工工艺进行了精心制定。加铺罩面层建成后,有关单位的检测数据表明,通车一年多的试验路及相关路段路面使用状况良好,均未出现反射裂缝。说明合理的防治反射裂缝方案选择与严格的施工工艺结合起来是防治反射裂缝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