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407篇
综合类   368篇
水路运输   325篇
铁路运输   250篇
综合运输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1.
终端短路法进行数据处理时会涉及到解超越方程的问题,如果采用手工计算费时且会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采用数学软件matlab处理,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为进一步提高整个操作流程的易用性,采用labview 做人机界面,将matlab作为脚本程序嵌入其中进行算法处理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岩溶区隧道周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中小规模的隐伏溶洞,由于隧道的开挖、卸荷改变了隧道与溶洞间岩柱的应力状态,溶洞中的高压岩溶水进一步恶化了其稳定性,造成隧道突水、突泥等岩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重大安全危害和经济损失.成为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除施工扰动、高水压作用外,隧道与溶洞间岩柱厚度不足是引起这一工程问题的主要因素,建立隧道与溶洞间岩柱安全厚度预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工程实用价值.针对常见的中、小尺度的侧部高压富水溶腔,综合考虑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以隧道周围的塑性区和溶洞周围的高渗透带的贯通与否作为中间岩柱稳定的判断标准,建立了中间岩柱安全厚度力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规律.以忠垫高速公路岩溶隧道为例,利用最小安全厚度预测公式判断中间岩柱的稳定性,其结果同基于现场量测判断的结果一致,从而说明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进出洞口大部分位于地质条件复杂、地理位置险峻地带,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安全,设计安全风险系数较高,设计一般为双向掘进,洞内出洞,施工过程一般比较谨慎保守。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依靠超前小导管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将施工方案由双向掘进洞内出洞优化为单向出洞。该文以文马高速公路土司城隧道出洞施工为依托,采用超前小导管代替大管棚超前支护,对独头掘进隧道"晚出洞"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力学分析的皮卡车(也称多用途货车)牵引能力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方法,得出了决定皮卡车牵引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皮卡车动力传动系统能力、驱动形式、结构强度,挂车类型以及道路情况等。经验证,理论计算得到的牵引能力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通过皮卡车牵引能力的计算和验证,能够有效指导企业进行设计开发,充分发挥皮卡车较强的牵引能力特性,推动皮卡车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95.
96.
《6502电气集中电路》中规定:“当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范围内,进站方向为下坡道时,如果其平均换算坡道等于或大于0.6%(即6‰),则原则上应设计接车进路的延续进路,以防止列车进站后停不住车,引起重大行车事故……延续进路可通向安全线、牵出线、专用线和车站的进出口。”  相似文献   
97.
曹传文 《铁道建筑技术》2011,(7):116-119,123
结合非爆破方法在新紫阳隧道的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液压锤、达尔达和静态破碎剂三种非爆破方法技术参数的选取,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具体的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大断面TBM洞内组装的施工过程,分析了组装整体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同类工程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主要针对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利用计轴技术的优点,采用计轴系统叠加轨道电路作为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方案。计轴系统通过对轨道区段两端计轴检测点统计的轴数进行比较,确认区段是否空闲,并控制相应的轨道继电器、实现自动检查区段状况;同时,合理地与既有电气集中设备有机结合,彻底解决分路不良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0.
NAT技术较好地解决了IP地址紧缺的问题并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但是却阻碍了SIP消息的穿越,给以SIP为信令控制协议的专用网络带来了难题。详细分析了SIP穿越NAT的过程;根据对称型NAT的特点,对SIP消息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新的穿越方式,使得双方均位于对称型NAT之内的SIP终端可以建立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