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0篇
  免费   333篇
公路运输   1292篇
综合类   1169篇
水路运输   1071篇
铁路运输   752篇
综合运输   1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第三轨供电列车高压母线电路拓扑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地铁车辆设置列车母线电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现有国内三轨项目列车母线电路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现有国内三轨项目列车母线电路的分析,提出第三轨电压的列车牵引高压母线电路设计方案。计算和电路分析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很好地解决目前三轨项目车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2.
在一定行车条件下,计算不同道岔型号和列车牵引质量对应的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单线铁路运行图周期和双线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相应条件下重载单、双线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根据不同道岔型号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分析,对于重载单线铁路车站,在列车牵引质量低于1万t时建议采用9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1万t及以上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仅当列车牵引质量都达到2万t且在场坪条件允许时采用18号道岔;对于重载双线铁路车站,当列车牵引质量在2万t以下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2万t且场坪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18号道岔.  相似文献   
963.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目前被工程界广泛采用的隧道拱底为压缩弹簧形式的衬砌结构计算模型,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撑,得到隧道拱底处相对较小的衬砌内力,以及隧道拱底的沉降变形趋势,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可能导致拱底处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偏低。为了进一步加强衬砌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不同的衬砌结构计算模型展开对比分析,指出该模型被广泛采用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计算模型。研究结论:(1)隧道拱底的地基反力形式与拱底位移趋势密切相关,当拱底呈隆起变形时,地基反力仅由反作用力组成,当拱底呈压缩变形时,地基反力由反作用力与地基压缩抗力两部分组成;(2)对于盾构法隧道,应采用拱底为反作用力形式的衬砌结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准确地反映衬砌的受力特点与位移趋势,可以有效克服隧道拱底处安全系数不足的隐患;(3)提出了基于拱底地层位移趋势的拱底作用力形式以及相应的荷载-结构计算模型;(4)研究成果可用于盾构法隧道、矿山法隧道、明挖或暗挖的地铁车站等地下工程。  相似文献   
964.
无吊杆人行悬索桥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昆明市某(12.2+49.1+12.2)m人行桥为工程背景,介绍该单跨无吊杆人行悬索桥的结构体系,相关设计参数和动、静力计算分析,并探讨恒载、活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主缆、加劲梁和桥塔的受力特点;分析了主梁两端不同的边界条件对结构振动使用性能的影响和抗震性能,并对人群同步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响应时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将主梁两端固结能有效提高结构自振频率,从而满足人行桥振动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65.
首次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立的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离散单元模型和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两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冲撞过程的仿真.以某次溜车事故为例,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4.3m·s-1的初速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冲撞后列车的速度降至3.96m·s-1,表明该车挡能够吸收的能量较少;冲撞后车挡墙体中的土壤颗粒分布以及车辆结构的损坏与现场情况吻合程度很好,表明对冲撞过程的仿真模拟是有效的.对不同初速度冲撞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消耗的能量、最大冲击力和列车末速度均随着冲撞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列车冲撞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出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最大允许冲撞速度为0.6504m.s-1,当车速低于该速度时,该车挡可以阻止列车冲出轨道.  相似文献   
966.
根据铁路运输中的实际情况,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信号系统使用SICAS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元素接口模块直接控制和监督室外设备及接口设备工作状态。模拟器可实现动态信号系统硬件接口电路和平台幕门最大化的静态模拟,方便的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967.
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轮对动力学相关问题时要考虑轮对的弹性变形,本文在传统迹线法的基础上发展一种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滚动圆上的点和该点在轨道上的投影点的法向矢量确定可能接触点,形成接触迹线,根据迹线和轨道型面的垂向最小距离确定最终的接触点。利用该方法,本文建立单轮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来求解轮轨接触点,并通过刚性轮对与弹性轮对的计算结果对比,讨论轮对弹性变形对接触点位置和轮轨蠕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968.
从20世纪90年代起,原属交通工程学科中的交通流问题因其特有的复杂性得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这同时也使得许多交通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纷纷加入到交通流理论的研究中来.本文介绍了国际上交通流理论的新发现和新进展,如同步流,交通相变和三相交通流理论,并分析对比了各国不同学者理论之间各自的差异.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德国学者Dirk Helbing 和 Boris S Kerner;本文中特别讨论了他们两者各自的观点,及其主要分歧所在.  相似文献   
969.
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火山灰活性与形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锂盐渣、粉煤灰按比例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活性掺合料,对该复合掺合料的试验研究表明:锂盐渣掺量对复合掺合料的火山灰活性影响差别较大;对混凝土7d,28d和60d各龄期强度影响也较大。研究中采用了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现代测试技术,并对该复合掺合料火山灰活性及复合掺合料水泥浆体水化初期和后期形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复合掺合料中锂盐渣存在较佳掺量。  相似文献   
970.
为了研究UHPC永久模板RC无腹筋组合梁的抗剪性能,以UHPC永久模板的厚度和界面条件为试验参数,分别开展了UHPC材料力学性能与UHPC永久模板RC无腹筋组合梁四点加载试验。由于组合梁的抗剪性能与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因此首先对UHPC的抗拉与抗压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UHPC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UHPC在单轴单调荷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程度的应变硬化特征,其拉伸极限强度为4.87 MPa,极限拉应变为0.6%。在材料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考虑UHPC永久模板厚度与界面方式这2种试验参数,分别设计了1根RC参照梁,1根UHPC参照梁,以及2种UHPC/RC界面类型(光滑与均布剪力键)、3种永久模板厚度(15,20,25 mm)、共计6根U形UHPC永久模板RC无腹筋组合梁。在对这8根梁分别进行四点加载破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UHPC永久模板不同厚度与界面类型对组合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及其变形能力较相同尺寸及配筋的RC无腹筋梁至少提高了103.7%和117.7%;且无论何种界面类型下,抗剪承载力随着UHPC永久模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界面为均布剪力键的UHPC永久模板较光滑界面能提供更高的抗剪承载力与变形能力。最终,基于修正桁架模型理论,分析了UHPC永久模板与RC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及其抗剪构成,提出了UHPC永久模板RC无腹筋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且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