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1篇
  免费   243篇
公路运输   1153篇
综合类   1187篇
水路运输   930篇
铁路运输   710篇
综合运输   1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姚远 《北方交通》2014,(4):89-90,95
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应用流程和施工工艺等,以此促进路面热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2.
介绍了某轻型防护越野车防弹方案的设计与验证。首先通过数据对比选择了A型钢作为本车的基础防弹材料,再经过计算、实弹验证、工艺验证等手段掌握了A型钢的防弹性能和工艺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车的防弹方案设计。在本文中,以该车正前面部分的防护方案为主体结合车体的轻量化思路,着重介绍了防弹板复合设计、倾角结构效应设计、相应试验验证等内容,最后还针对防弹钢板焊缝处防弹性能下降的现象,介绍了多种相应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3.
拉压杆模型在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深梁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局部分析原理,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连续梁局部等效转化成预应力深梁的局部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梁段建立拉压杆模型,验算配筋和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建立拉压杆模型用于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4.
郑远  李江  施丽娟  孙立军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3):121-123,127
以上海高速公路网建设为背景,针对路网存在的多义性路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牌识别技术的判别车辆路径的方法,介绍了一种车牌识别系统方案,包括方案设计、路径识别流程设计、系统架构和收费流程.讨论了如何将车牌识别系统扩展至联网收费中.  相似文献   
175.
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通过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设计中掌握公路附近湿地的地下水流特征才能确定盲管的管径和铺设密度。为此,在对郎川公路和若尔盖湿地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在典型地区进行抽水试验获得实测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得到地下水流模型,从而进行盲管排水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76.
结合某拱梁组合体系桥的建设,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关键部位结构分析空间有限元模型,模拟该部位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得出该部位的应力状态,揭示了常规分析中不能发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7.
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山区公路施工、营运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点与措施,并对国内外公路建设生态保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8.
在分析特殊路段交通特性及需求的基础上,对一类含特殊路段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主动性思维设计控制策略。通过干道协调控制人为调节关联交叉口交通阻抗来影响用户的交通行为选择,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特殊路段交通的过度增长,在保障路段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交通效益。针对南方某城市隧道的实地情况和流量数据,设计出根据流量和排队长度两个参数综合选择实时控制方案的方法,进而说明该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及仿真效果。试验证明该方法对一类含特殊路段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9.
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作业区行驶过程中接触的交通信息分为道路几何信息、道路交通运行信息、交通管理控制信息、气候与环境信息及驾驶员自身信息,将作业区各种道路交通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在系统分析驾驶员对信息处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能力的高速公路作业区车速速度限制值计算模型。以2006年5月哈大公路入口作业区为例,考虑车道宽度、开放车道数、隔离设施、合流机会、合流冲突及大车影响对驾驶员接受信息的量化影响,计算得出该作业区的限速值为50 km/h,与工程实际中采用的55 km/h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确定车辆速度限制标准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0.
针对混凝土翼板内配置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负弯矩区组合梁,进行7个简支试件的静力及疲劳试验,试验考虑了不同预应力度、不同栓钉间距,且混凝土翼板中配置有体积配纤率分别为0%、0.8%和1.5%的钢纤维。试验表明,极限状态时各试件的裂缝分布相似,裂缝平均间距在80~110 mm范围内。分析认为,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包括预应力度、配纤率、力比、连接度、配筋率及栓钉间距等,提出考虑上述因素的最大裂缝宽度经验计算公式。疲劳试验中,运用测试动力参数的方法,分析混凝土裂缝和疲劳损伤随荷载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钢组合梁带裂缝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疲劳稳定性,180万次的循环加载损伤度增大约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